上党落子
- 锐意学习网
- 2024-05-04 10:25:48
上党落子是一种流传于中国山西省东南部上党地区的传统戏剧形式,它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具体在浊漳河西岸的黎城和潞城交界地带,主要流行于晋东南的各个县份。
上党落子在吸收了上党梆子、蒲剧、晋剧、河北梆子等多种剧种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特点是粗犷豪放、炽热火爆,包括生角、大净、旦角等角色。在音乐方面,上党落子属于宫调式,其唱腔主要由板式和曲牌两大体系构成,表演风格既包含了传统的炽热奔放,也增添了委婉柔和、悠扬圆润的细腻特色。
上党落子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河北武安落子,它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曲和上党梆子的艺术营养。在清同治年间,潞城县潞河村成立了合义班,将落戏从“打地圪圈”搬上了舞台,随后,为了与上党梆子争夺观众,引进了平调演员王四虎任教,使得落子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发展。
在2008年6月7日,上党落子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地区为山西省潞城市和黎城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