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历史上的人物有谁?(古代负荆请罪的英雄传说)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负荆请罪历史上的人物有谁?(古代负荆请罪的英雄传说)这个问题,花椒木的传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花椒木的传说
出自德云社2021-2022跨年演出,郭德纲戏称自己与于谦发生冲突打了于谦,于谦却反省自身认为自己有错在先,打算效仿古代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的典故,打算找一根荆条去向于谦道歉,但没有找到荆条就拿花椒木代替。
水浒传中,你最喜欢的三位人物是哪些
《水浒传》塑造了梁山一百单八将的鲜明个性和英雄形象,在这108个人物中,自己最喜欢性格鲜明、侠胆忠义的打虎英雄武松,黑旋风李逵和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与李逵的性格都是粗豪、鲁莽、急躁,但鲁智深粗中有细,长期的下层军伍生活使他的细心显示出机警和成熟。李逵的细心是他怕吃亏的一种本能反应,显得幼稚、天真。武松勇敢、精细,为人处事计划性、目的性很强,他杀嫂报仇、血溅狮子楼和醉打蒋门神的斗争彰显了他的光明正大、气概凛然。同样是精细,武松是浪迹江湖得来的经验,又掩盖在一派似乎漫不经意的豪气之中。
打虎英雄武松寄托了人们战胜邪恶势力的理想武松在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中十分有个性。他有勇有谋,刚烈正直。他的性格里洋溢着古代英雄的理念,寄托了人民战胜邪恶势力的理想。武松,排行第二,人称“武二郎”。他“一双眼光射寒星,两道眉浑如刷漆”“身长八尺”,“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的男子汉”。他武艺高强,秉性刚烈,食量如牛;他不畏权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他一生中,最能表现其性格的有三件大事:景阳冈打虎,血溅狮子楼,十字坡闹店。他在白粉墙上用血大书:“杀人者,打虎武松也”!他夜走蜈蚣岭,满怀豪情投奔了二龙山,参加了三山聚义打青州的战斗,成了梁山泊的一名英雄好汉。
“景阳冈打虎”是全书最精彩的篇章,也是妇孺老幼人人皆知的故事,最能体现武松艺高胆大的超人本领。武松过冈之前,在酒店吃了四斤牛肉,喝了十八碗酒。酒保指着“三碗不过冈”的告示说:酒虽是村酒,吃三碗,便醉了,过不得冈的。武松却拿起哨棒,偏要闯过去。酒保忙拦阻道:近来冈上有一条大虫,常在寅、卯、申、酉、戌、亥六个时辰出来伤人,已毁了几十条性命。武松听了,越发要走,说:便有虎,我也不怕。武松上了冈,天色已晚,经风一吹,酒力发作;奔过一片乱林,见有一块大青石,正展身欲歇,一阵狂风过后,真的跳出一只吊睛白额的大虎来!武松先吓出一身冷汗,继而缜密防守,灵巧地躲过那大虫的一扑、一掀、一剪,然后迎头一棒,却落在枯树上,棒也折了猛虎被激怒了,又扑过来,武松趁势揪住其顶花皮,按在地上,一顿拳脚,打死了。好一个打虎英雄!他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超人武艺,连猎人也惊讶地说他是吃了豹子胆的传奇勇士。为此,武松打虎除害,在清河县一举成名,被众人保举,毫不推辞地做了县衙的都头。
“血溅狮子楼”是他又一个精彩的写照。他虽然性烈,在哥哥面前却温柔仁厚。然而武大郎太懦弱,生得丑,有点呆头呆脑,其老婆潘金莲太精明,又漂亮,跟武大自觉委屈,一心想爱小叔子。而二郎秉性忠厚,不肯俯就,便躲了起来。潘金莲跟丈夫不适意,又失恋于弟,很快便被地方势豪之家的花花公子西门庆勾引去了。二人火热,起了邪心,毒死了武大。武松出差回家,正值哥哥停灵设祭之日,他访清了武大的死因,一怒之下,杀了嫂子,割下头,祭了灵。然后,又包起人头,去寻西门庆。西门庆正在狮子楼吃酒作乐,见武松抛出颗血淋淋的人头,惊恐万状,拔腿欲走被武松喝住。二人拳来脚往,直打得案翻碟飞,被武松踢出窗外,栽于街心,跟下来一刀割下头来。武松收拾好人头,都供在哥哥灵前。然而他却好汉做事好汉当,报完了仇,不逃不避,竟去县衙投案。
“十字坡闹店”是他被逼上梁山的又一篇章。武松性子刚烈,主持正义,立下誓言:“平生只要打天下不明道德的人”。他在绿林中经受了磨炼,渐渐变得沉着机警,成了一个遇变不慌的细心人。在孟州充军的路上,他住进十字坡酒店,遭到了“母夜叉”孙二娘的暗算。她把毒酒给客人喝时还暗笑道:“着了,‘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洗脚水’”!而武松却趁机把酒泼了,还虚把舌头来咂道:“好酒”!哄得孙二娘来抱他,武松却把她搂住,吓得她直叫:“好汉饶我”!直待她丈夫张青进来,问明了是武松,纳头拜认好汉,才解了怨。张青听说他杀人犯事,便劝他杀了公人,去二龙山找鲁智深入伙。武松说:“武松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汉,这两个公人于我分上只是小心,一路伏侍我来,我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我”。这里已显出武松的善良。到了孟州牢城营,同牢的囚徒“物伤其类”,劝他使些小惠,免得吃杀威棒的苦头。武松向来吃软不吃硬,即便坐牢也难移本性,回答道:“若是他好问我讨时,便送些与他;若是硬问我要时,一文也没”!众人都佩服他是好汉,同时也为他担心。果然,差拨来了依然像欺负其他犯人一样,硬逼武松拿出贿赂。武松回答道:“我粗拳头有一双相送!金银有些,留了自买酒吃”!更显出他威武不屈的英雄本色。武松在公堂上甘愿吃一百杀威棒的倔强劲也是很可爱的。只因小管营施恩相救,才免吃许多苦头。后来为了报答施恩,替他惩治仇人,武松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夺回了施恩的酒店,因而得罪了宦门权贵,被设陷诬告,罪加一等,谋判个死罪。因为知府查知底细,也钦佩武松打虎的英勇,只判了个刺配恩州牢城。
蒋门神觉得不解恨,暗中买通公人,打算在半路把武松害了。来到飞云浦,凶手还未下得手,又被武松识破了。他杀了刺客,乘夜间闯入孟州,进了张都监的家,寻到鸳鸯楼,把这批害人精一起杀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武松毅然蘸着血,在粉墙上写了八个大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题罢,逃出孟州,走进一片树林,夜走蜈蚣岭,从此也就一反到底,上了梁山。
黑旋风李逵的勇莽体现出了蔑视权贵的豪侠之气如果说武松是《水浒传》一百单八将里勇猛鲁莽的英雄,那么,黑旋风李逵则是猛中之猛、莽中之莽的又一位英雄。李逵又名李铁牛,外号黑旋风。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哥哥在别人家做长工。他好酒性直,爱打抱不平,保留着农民纯朴、憨厚的本色。
他粗率可爱,与宋江初次会面的第一句话就问戴宗:“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让他拜宋江时,他却道:“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当知道是宋江后,又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叫铁牛欢喜”!说着,扑身便拜。只这三句话,就把李逵率真的性格呈现给读者。然而他第一次见到“及时雨”宋公明,当面称呼他“黑汉子”,却并不显得鲁莽失礼。
李逵向来敬仰宋江大名,头一次见面,想请他饮酒。他身上没有钱,编了个谎,借得宋江十两银子,去赌场想捞回些钱,做东请客刚赌了两次,分文无进,十两的本钱也输光了。他夺回十两借款,顺手又多抢了十两。众人责怪他有失往常的豁达耿直,他回答说:“老爷闲常赌直,今日权且不直一遍”。这“一遍”完全是为宋江做出的“不体面”,正好又由宋江赶来把银子还了众赌徒,为他挽回了面子。在纪念白乐天的琵琶亭饮酒尝鲜,本来应该是颇文雅的,李逵却大煞风景。他嫌使筷子不便当,把手伸进碗里捞起鱼来,连骨带刺一起吞了下去,还把戴宗、宋江碗里的也代劳了。宋江又为他买来二斤羊肉,也顿时消光了,滴滴点点淋了一桌子。宋江叹道:“壮哉!真好汉也”!戴宗因部下粗鲁而抱愧,宋江却更敬佩他这“真实不假”的性格。
李逵的莽撞,比起鲁智深来,更多一层喜剧的性质,显出许多可爱之处。他为宋江去弄鲜鱼,却把人家港船的活鱼给放生了;渔民拿篙来撵他,他像捏小葱似的,全给扭断了;浪里白条把他骗到船上,揪下水,浸得直翻白眼,上了岸,也只说了声“你也淹得我够了”!一位歌女来卖唱,打断了他的话头,他便用手指一点,点昏了歌女,反怪她恁地娇嫩,愿让她在自己脸上“打一百拳”。李逵粗莽,但又有温厚的一面。宋江因为题反诗被告发坐了牢。他为了侍候宋江,竟断了一生的大嗜好:戒了酒。他一天到晚守住宋江的牢房,别的狱卒没有一个敢来轻举妄动。他对自己的阶级弟兄充满着同情心,诚恳而宽厚。当发现李鬼冒充他的英名行劫时,他马上大怒,举刀要杀,当听说他也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母时,非但没有杀李鬼,还赠以十两银子。当听说平时所敬重的宋江抢了良家女子,便立刻抡起双斧砍倒杏黄旗,不由分说要杀宋江。当知道自己冤枉了宋江,便又毫不犹豫地向宋江负荆请罪。
他虽然莽撞,倒是个孝子。他回到家,知母亲双目失明,背起老母往梁山去奉养。在穿山过岭的时候,娘要喝水,他把老娘放在松树旁一块青石板上,便到山涧里去寻水。因为没盛水的物件,见山顶上有一庵儿,就到庵里取得一个香炉,打得一炉水,回来,母亲没有了,只在附近草地上留下一片血迹。李逵又痛心又气恼,便循着血迹找去,直入虎穴。他戳死两只虎崽,又搏杀了两只大虎,然后收拾了母亲的残骨,埋葬在泗州大圣庙后,痛哭了一场。办完了娘的后事,正欲回梁山,却遇见众猎户,众人说他打死了四条大虫,拥他去见里正领赏,恰又遇见李鬼的老婆,被她认出来,告了官。官府早已下令:出三千贯赏钱,捉拿在江州打劫法场、救出宋江的黑旋风李逵。里正怎肯放过这一功,就用蒙汗药酒灌醉了他,捆绑起来,送往县衙。后来多亏朱贵等人设法救出,才安然回到梁山。他秉性纯朴粗豪,最不肯低三下四受人欺负,反抗性很强。他听说殷天锡仗势抢占柴进亲属的宅舍,便怒不可遏,要叫他吃这板斧。柴进劝阻,说他有朝廷圣旨,可以靠条例去打官司。他说道:“‘条例条例’,若还依得天下不乱了”!接着殷天锡果然又来取闹,柴进依理相争,差一点自己挨了痛打。后来还是李逵利落,只用拳头同他讲理,一顿痛打,结果了恶霸的性命。当宋江题反诗吃了官司时,他说:“吟了反诗,打甚鸟!牢里谁敢奈何他,好便好,不好,我使老大斧头砍他娘”。他就是这样天不怕、地不怕,什么统治阶级的法律与制度,什么真命天子,都不放在眼里。他要用他那“杀尽天下不平人,砍尽天下不平等”的板斧砍毁“鸟官军”“鸟官府”,乃至大宋皇帝的“鸟位”。当宋江唱了表达自己“招安”心愿的《满江红》时,他头一个睁圆怪眼对宋江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并一脚把桌子踢起,摔得粉碎。朝廷派陈太尉前往梁山招安时,他更把“皇帝圣旨”一下“扯的粉碎”。直到后来他吃了毒酒死后,宋徽宗还梦见他抡起斧头向自己砍来,吓出一身冷汗。李逵性格的可爱,尤其表现在他的憨厚的稚气上。在“黑旋风下井救柴进”一回里,他自告奋勇入井探险。往下降的时候,他哀求道“我下去不怕,你们莫要割断了绳索”!救得柴进,宋江等人只顾看柴进的伤势,二次放绳索迟了点,李逵上来发作道:“你们也不是好人,便不把箩放下来救我”!这是多么天真无邪!
他是一团仇恨和反抗的烈火,是一股扫荡恶势力的旋风。对封建统治者和人世间的一切龌龊不平,他永远势不两立,他忠厚、刚直、勇猛、鲁莽的性格深受后人的喜爱。
花和尚鲁智深是民间行侠仗义的代表人物花和尚鲁智深是古代农民起义画廊里一个特异形象。他性情莽撞,倒拔垂柳,义重如山,三拳打死“镇关西”,在书中曾经扮演过几次喜剧角色。在五台山,在桃花村,在相国寺的菜园,甚至在沧州道大闹野猪林救友那样严肃的场合,他旷达、诙谐的性格,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三十六员天罡星之一,是梁山泊步军的重要头领。在古典文学著作中,他是和尚造反的典型,是民间喜爱的除霸安良的代表人物。
他姓鲁,名达,原是小种经略府的提辖官,一个小军官。他走上反抗的道路,并不是由于自己直接受到欺侮,而是由于他见义勇为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为封建恶势力所不容,最终被逼上梁山。一天,鲁提辖正坐在一家酒楼陪史进吃酒,忽然听到一位女子哽哽咽咽啼哭,他叫来一问,才知道老儿姓金,女儿叫金翠莲。这父女俩来渭州投亲不着,流落街头。不料碰上此地一个开肉店的财主,姓郑,外号“镇关西”。郑屠看上金翠莲年少美貌,强逼为妾。原答应给金老儿三千贯钱,立了文书,却没给一文钱。过了三个月,却又将翠莲撵了出来,反向金老儿勒索三千贯典钱。金家父女哪有钱给他?只好沿街卖唱,讨些钱打发“镇关西”。鲁达知道后送银两给金氏父女,又亲自送他们出城,表现了他“救人救彻”的侠义肝胆。之后他义愤填膺,挺身而出,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找到“镇关西”,只用三拳,便将他打死,从而展示了他素好勇敢、舍己为人的英雄性格。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又假意指着郑屠尸说他诈死,显出了他粗豪中带有精细。为了躲过这人命关天的官司,鲁达只好急急卷了行李,一溜烟逃走。鲁达“慌不择路”地走了半月,只见到处贴有捉拿他的文榜。多亏已经找了个员外做女婿的金老儿相救,推荐他到五台山做了和尚。剃度之后,智真长老给他起了个法名,叫智深。
他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长一脸络腮胡须,所以又叫花和尚。但他心地十分善良,同情弱者,好打不平。鲁智深生性粗悍,散漫惯了,哪里受得了佛门的约束,不上半年,便酒性大发,屡犯僧戒。由于他身子肥大,背上刺有花绣,打坏了金刚,拆了亭柱,长老也没法对付他,只好请他到东京大相国寺另谋生路。这位莽和尚在往东京的路上,又大闹了两场,一场是“大闹桃花村”:他听说桃花山大王要来强做房东的女婿,便尽意吃了三二十碗酒,浑身脱了个精光,装作新娘,藏在销金帐里。大王夜晚下山,入得洞房,被智深骑在背上,直打得连声叫苦。这一打,不仅解救了良女,又结识了小霸王周通。另一场是在赤松林,碰上九纹龙史进,携手杀了一伙强人,放了被强占的民女,放火烧了瓦罐寺,又做了一件快活的事。
鲁智深进了大相国寺,智清长老怕他再损清规,派他看菜园。常来园中偷菜的一伙泼皮试着欺负智深,强捋虎须,自然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甘愿常拿酒肉来奉承他。鲁智深乘酒兴倒拔垂柳,却被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看见了,从此结为兄弟。后来林教头得罪了花花太岁高衙内,被高太尉陷害,刺配沧州。鲁智深是个重义气的人,自从林冲遇难入监,他成天闷闷不乐,四处打听朋友的情况。他倒也莽中有细,在酒店吃酒时发现两个公人被一个官人请去吃酒,交头接耳,鬼鬼祟祟,便疑惑起来。所以,在林冲被押往沧州的路上,鲁智深一直紧随在后,暗中保护。到了野猪林,两个解差把林冲绑在树上,举起水火棍,正向林冲头顶劈打下来时,鲁智深疾步赶来飞起铁禅杖,只一隔,将那水火棍拨向九天云外。依着鲁智深的刚性,定要杀死公人,放了林冲,远走高飞。只因林冲是个循规蹈矩的人,甘愿忍屈服刑,保下了两个解差的性命,智深只好一路陪同相送。途中,智深说走才能走,说歇就得歇,解差一点也不敢犟,倒被智深押解着,拥着林冲的车子走。鲁智深主张“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他一直送到沧州附近,给了林冲一二十两银子,又教训了公差,才分手。
鲁智深返回东京,那伙泼皮朋友齐来通风报信,才知道两个公人向高太尉告了密,强迫相国寺长老不准收留他,并派人四处捉拿。智深一气之下,放火烧了菜园里的房子,走东荡西,流落江湖。在十字坡酒店吃了孙二娘的蒙汗药酒,差点被害,多亏张青早早回店,见他的禅杖戒刀特别,解救了逐拜了结义兄弟。鲁智深听说二龙山上有个珠宝寺,是个出家人落足的好地方,便上山投奔。山主邓龙不肯收留,厮打了一阵,因打不过智深,紧闭山门。鲁智深正在松树下发闷,却遇到青面兽杨志等人。他们会同林冲的徒弟曹正,商得一计,把智深捆起,假意上山献功,乘机杀了邓龙夺了山寺,鲁智深与杨志做了山寨之主。后来武松也来投奔,气势更大,威震四方。直到朝廷派遣高太尉率领三路大兵进剿梁山泊,呼延灼围攻桃花山,鲁智深和众兄弟应邀下山解困救难,打退官兵,才焚了山寺,同归梁山水泊。
鲁智深上梁山后的第一个念头,是到少华山看望史进,以报相救之恩,同时请他来梁山聚义。他与武松同到少华山,一听说史进为救王义之女,被太守捉去下了监,他饭也吃不下,酒也无心喝,硬要下山救友。武松怕他吃亏,劝住了。他歇了半宿,不等天亮,提了禅杖,独自下山,被贺太守设计骗进衙内,也被拿住下在死牢里。他在官吏的酷刑拷打下,仍然坚信梁山众英雄定会下山搭救他,因而便豪壮地警告太守说“你这颗驴头趁早儿都砍了送去”!不出所料,宋江等即出兵七千,救出了鲁智深和史进。
总之,梁山好汉一百单八位,而武松、李逵、鲁智深却是这一百单八好汉中的好汉,是真男儿、真英雄。武松英勇打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黑旋风李逵豪放、勇猛、纯朴的个性和倒拔垂杨柳、三拳打死镇关西的鲁智深,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上表汉献帝的名单中,关羽为何排不进前五,他前面都有谁
公元219年,刘备经过两年的艰苦作战,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夺取了“益州门户”汉中。此时,刘备占据荆州、益州、汉中,手下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还有诸葛亮、法正两大谋士,势力达到巅峰时期。
刘备兵强马壮,于是想着更进一步,称汉中王。刘备想要称王,但是他自己不好意思说,而是让手下文臣武将们联名向汉献帝刘协上表,请求汉献帝封刘备为汉中王。
上表的人到底有多少人呢?据统计,有120人之多。这120人中,以谁为首呢?许多人认为应该是蜀汉二把手关羽,然而却不是,排在第1的是马超,关羽连前5也没排进去,仅仅排在第6。为何关羽排不进前5,看看他前面都有谁?
第一:马超
马超,字孟起,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西凉猛将马腾长子,在马腾入京当官后,他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成为西凉首屈一指的军阀。
后来,马超害怕曹操吞并自己,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人抵抗曹军,割据关中,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后马超再次失败,依附汉中张鲁。但是马超在汉中不得志,改投刘备,并帮助刘备逼降了刘璋时。
由于马超出身名门,地位显赫,是汉献帝封的都亭侯,因此联名上书中排在第一位。
第二:许靖
许靖,字文休,他和他的从弟许邵都是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成为社会名流。谁能得到这两兄弟的评价,身价立涨,青云直上。如曹操曾得到许邵“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的评价。
许靖受益州牧刘璋邀请,在益州成为州郡太守。但是他在刘备包围成都时,欲越墙叛逃,不幸被刘璋擒获。刘备平定益州后,本来不想用许靖,但是法正的劝说下,为了装点门面,重用许靖,任命其为左将军长史。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许靖为司徒,位列三公,是名义上的第一人。
第三:庞羲
庞羲,河南人,他与马腾奇袭长安事败后,救下刘焉的儿子们入蜀,成为刘焉集团东州士族领袖。
庞羲的女儿庞氏嫁给刘璋长子刘循,成为儿女亲家。在刘焉去世后,庞羲和赵韪成为托孤重臣,辅佐刘璋,治理蜀地。
刘备入蜀后,庞羲投降刘备,官至左将军府司马,代表着原刘璋益州派系的利益。
第四:射援
射援,是大名鼎鼎的太尉皇甫嵩女婿,也是刘璋手下德高望重的官员。他在归顺刘备后,升为从事中郎将,死于任上,没什么作为,也不为人知。
第五:诸葛亮
诸葛亮,外号“卧龙”,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的军师,首席谋士。他为主公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并取得了成功,顺利占据荆州、益州、汉中,在刘备集团中,是仅次于关羽的重要人物,还是荆州派系的杰出代表人物。尤其在庞统战死后,诸葛亮成为刘备身边第一军师,而且是无可替代的军师。
分析以上五个排在关羽前面的人物,可以发现这两个共同点。
其一,排名越靠前的人,投奔刘备集团越晚。
马超是最后一个投奔刘备集团的,却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益州的许靖、庞羲、射援,第五位是荆州派系的诸葛亮,最早跟随刘备的关羽只能排在第六。
投奔刘备最晚的人才,越受刘备尊敬。这是刘备营造出一种招贤纳士的氛围,吸引众多有本事的人来投奔。
其二,排名越靠前的人,实权越小。
在上表中,谁排名最靠前,谁的地位就越尊崇,但是实权越小。最晚投奔刘备的人,名声都很大,却不被刘备信任。刘备只能将这些人“养起来”,给予很高的地位,却不给实权。他将实权都给了最亲近的关羽、张飞、魏延等人了。
如马超,曾经在西凉叱咤风云,差点生擒活捉曹操,归顺刘备后,默默无闻。排在第二到第四的许靖、庞羲、射援三人,很少有人听说过他们,在归顺刘备后,无所事事。
而排在他们四人之后的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法正等人崭露头角,建功立业,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大权在握。如诸葛亮是蜀汉丞相,关羽坐镇荆州,张飞坐镇阆中。
结语
在上书汉献帝刘协的120个功臣中,蜀汉二把手关羽却排不进前五,只能屈居第六。他的前面五人分别是马超、许靖、庞羲、射援、诸葛亮。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关羽作为主公刘备最亲近的大将,掌握着大权,因此也不会和没有实权的那些人抢位子。
《三国志》相关记载:
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於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领〕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㈠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上言曰。
保定历史名人有哪些
保定是传说中尧帝的故乡,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保定地区为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诞生了荆轲、刘备、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等一批历史名人;市内文物古迹众多,如古莲花池、大慈阁、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等
刘备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赞为古今之盛轨,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之纪念。
赵匡胤
?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涿郡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显德七年,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他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蔺相如
?
蔺相如,今保定市曲阳县相如村人,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最重要的有三个事件: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
蔺相如原为宦者令缪贤的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终于完璧归赵。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他随侍赵惠文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要羞辱相如。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
杨继盛
?
杨继盛(1516年6月16日-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明朝中期著名谏臣。
嘉靖二十六年,杨继盛登进士第,初任南京吏部主事,师从南京吏部尚书韩邦奇学习律吕。后官兵部员外郎。因上疏弹劾仇鸾开马市之议,被贬为狄道典史。其后被起用为诸城知县,迁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调兵部武选司员外郎。
嘉靖三十二年,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遭诬陷下狱。在狱中备经拷打,终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遇害,年四十。明穆宗即位后,以杨继盛为直谏诸臣之首,追赠太常少卿,谥号“忠愍”,世称“杨忠愍”。后人以其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有《杨忠愍文集》。
郦道元
?
郦道元(约466-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的儿子。
郦道元以父荫入仕,袭封永宁伯。迁都洛阳后,出任尚书郎、太傅掾,升任治书侍御史。受到尚书仆射李冲所弹劾,遭到免职。历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外任冀州长史、青州刺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执法严峻,颇有威名,招致一些宗室怨恨。
孝昌三年(527年),镇守雍州的齐王萧宝夤出现反状,拜关右慰劳大使,负责监管萧宝夤,遭到杀害。武泰初年,获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安定县男。著有《水经注》四十卷,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均已失传。
祖冲之
?
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王实甫
?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
王实甫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五本二十一折的《西厢记》不仅是他的代表作,而且是元代杂剧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卢照邻
?
卢照邻(生卒年不详),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
卢照邻博学能文,起家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迁益州新都县尉。离职后逗留蜀中,放旷诗酒。后因身染风疾,痛苦不堪,自沉颍水而死。
卢照邻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工诗歌骈文,诗以歌行体为最佳。著有《卢照邻集》《幽忧子》。
你知道哪些有趣搞笑的历史人物
蠢萌的陈也罢
在明朝的成化年间,福建莆田人出了一个翰林院编修叫陈音,在风波云诡的大明政坛留下了浓重的一笔。遗憾的是,这哥们不是因为天下无双的权谋,而是天下无双的逗逼行径。《明史》记载这哥们“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就是说他是个高度健忘症患者,而且基本上没救了。
他那个陈也罢的外号是这么来的,某日他家里来了客人,这哥们叫夫人上茶。大抵上是这哥们平时脾气太好,他的夫人就调戏他说没煮,这哥们叹了口气曰“也罢”。又问夫人要干茶叶准备自己煮,夫人告诉他没有了,他继续叹气曰“也罢”。再和夫人要清水,夫人说井已经枯了,他还是叹气曰“也罢”。那边客人已经笑喷了,走后大肆宣扬,他就得了个陈也罢的外号。
还是说会这哥们丧心病狂的健忘症吧,陈也罢同志脾气好,人缘自然也不差,经常有朋友请他赴宴。某日这哥们翻书案发现了一张请柬,于是愉快的去赴宴了。可是到了朋友家怎么等也不见上菜,这哥们等了两个时辰后终于不耐烦,就问朋友:“不上菜你请我干啥来”?一脸懵逼的朋友问他为啥上菜,他答不是你请我赴宴吗?无辜的朋友掐指算算,去年的今天我确实办了一次宴会,问题为啥你今年才来?
又一次,他下朝后告诉自己的轿夫去内阁李东阳家里,遗憾的是轿夫没有听见,直接把他拉回了自己家。进了屋这兄弟着实鄙视了下李东阳,家里布置的完全山寨俺家,看了墙上的画后又表示,我擦!这不是我画完挂自己家的吗?啥时候叫李东阳给偷了?仆人来找他时候这哥们彻底爆发了,你个吃里扒外的东西咋打双份工?......
再一次,他去户部办事,正巧碰上人家户部清点税银。老兄上去就义正言辞的开喷:“你们这群无耻的鼠辈!当真世风日下啊!户部公然行贿都到了不避人的地步了吗”?一众户部官员全体懵逼,实在不知道怎么解释的好....
因为这种蠢萌的特性,成化朝另一个逗逼李东阳时常拿这哥们开涮。有次两人玩骰子,李东阳随手扔了个“一”,这老逗逼就神神秘秘的告诉陈音,正下面的一定是“六”。陈音翻过来一看果然是“六”,大惊失色,老李真天人也!遂广为宣传李大学士有透视眼这件神奇的事情。
后来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告诉他天底下所有的骰子一下面全是六,那花色顺序是固定的。陈音大怒,于次日到李东阳家里踢馆,奈何李东阳那老不正经的早有准备,居然特制了一副把顺序大乱的骰子。陈音连猜几把都不中,于是再次感叹李大学士果然学究天人云云。
这么一对损友看起来真的超有现代宿舍兄弟的感觉,后来陈音去世,李东阳亲自为他题了神道碑文“平居细事多不经意,或遭嘲謔,无所校”。想想其实历史也不光是那些血腥杀戮、阴谋诡计、帝王家谱,有些在史书边角记载的人和事真的挺好玩的。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