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最新新闻?为何明知是两败俱伤,美国还要坚决和中国打贸易战呢?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大家好,关于中美贸易战最新新闻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为何明知是两败俱伤,美国还要坚决和中国打贸易战呢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 日本要花数亿美元购买美国农民大量玉米,究竟图个啥与日韩贸易战有关吗
- 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目的是什么
- 中美经贸摩擦会影响资本市场表现吗
- 美国修改禁止与华为生意往来禁令,这是什么节奏贸易战不打了
- 为何明知是两败俱伤,美国还要坚决和中国打贸易战呢
日本要花数亿美元购买美国农民大量玉米,究竟图个啥与日韩贸易战有关吗
日本作为战败国,受了美国70多年管控,忍气呑声中积累了丰富对美打交道的经验,甘做鞍前马后,给自己一条出路,精明的日本人臥心尝胆,一心一意搞经济,搞科研,搞工业化制造,步步高升。买玉米事只是小小难题,难不倒日本人,既帮老美忙,又可运回深加工销出去,还运往非洲做慈善。日本人太精明了!太会周旋了。也证明日本有雄厚的资金。
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目的是什么
我从四个方面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一、意识形态不同
老鹰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熊猫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首先在意识形态上是有差距的,在大国外交上站的视角与位置都是不同的,老鹰国宣扬自由民主,造成了排斥社会主义形态的根基。
第二、熊猫国的崛起抢占了老鹰国的蛋糕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曾经说过,Anewrisingpowermustchallengetheexistingpowers,andtheexistingpowersmustrespondtothethreat,sothatwarbecomesinevitable.
虽然我们现在不一定走到战争这一步,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老鹰国遏制我们崛起是必然的,曾经的经济强国,在强势崛起的过程中都遭到了老鹰国的遏制。贸易war是无硝烟的战场。
目前我们国家的GDP已经达到老鹰国的66%,GDP增速在6%左右,老鹰国的GDP在2%左右,我们是老鹰国增速的3倍,如果继续保持下去,那么到了2027、2028年,我们的GDP总量将会超过老鹰国,老鹰国发动贸易war就是在提前走这一预期。
三、全球经济在走下坡路
面对经济下行,各个国家的重点都是保就业,那么就要促进资本回流,基础产业回流,老鹰国为了保就业发动贸易war,奉行老鹰国优先原则,是老鹰国政府的可选项。
四、文化差异
熊猫国是大陆文化,老鹰国是海洋文化,海洋交通线是老鹰国的生命线,theSouthChinaSea交通线的意义对于老鹰国来说,就如同兰博蛙对熊猫国的意义。
综上,虽然贸易war是两败俱伤,但是老鹰国对熊猫国发动贸易war几乎不可避免。未来有可能冲突进一步加剧。
新入驻作者一枚,需要您的关注,非常感谢
中美经贸摩擦会影响资本市场表现吗
2018年到2019年,中美经贸摩擦肯定算全球资本市场最大的“黑天鹅”。每次摩擦加剧,A股都应声大跌,市场人心惶惶,媒体和微信群里更是感觉末日来临。
所以,在关于2020年的投资决策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考量就是:中美经贸摩擦会继续影响资本市场表现吗?我们要怎么应对?
一、中美资本市场走势:从南辕北辙到唇齿相依在给出答案之前,我先给你讲解两张图。
上面这张是从2018年3月初到2020年1月初,A股上证综指和美股标普500的走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1)从2018年3月23号特朗普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宣称有可能对6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开始,上证指数就一泻千里,标普500指数却迎风飞扬。
2)截至2018年9月,上证指数累计下挫13.5%,标普500上涨10.2%(2018.03.23—2018.09.28)。2018年9月起,事情有了微妙变化,美股结束上行,加入了A股大滑坡的行列,直到2018年12月“中美双方一致同意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难兄难弟分别下挫了11.6%和14.7%,市值蒸发4.4万亿人民币和5.6万亿美元(2018.09.28—2018.12.31)。
3)2018年12月到2019年5月初,上证和标普都过了几个月蜜月期,分别上涨23.4%和16.6%(2018.12.31—2019.05.01)。
4)2019年5月6号,特朗普发推表示,要提高2000亿中国商品的税率到25%,从这时候开始,两国的股市涨跌更具有CP感了:一个坏消息就双双下挫,然后再回调,碰到风吹草动又同时跳水,再回调。这个态势基本持续到2020年初。
整体上,以2018年9月为分界线,A股上证和美股标普的走势从南辕北辙转向了唇齿相依。
上面这张图,是同期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走势图,除了上证和标普外,还有MSCI新兴市场指数、日经指数和英国富时100。
总结一下就是2018年第三季度确实是个分水岭:之前A股和新兴市场大跌,但是欧美市场不受影响反而上涨,2018年第三季度之后,全球股市开始同步,随着中美经贸摩擦的加剧、缓和而下跌、上升。
全球股市,尤其是中美股票市场的变化趋势说明了什么呢?说明资本市场对中美经贸摩擦的看法和反应经历了“自我调节和修正”的过程:
2018年中美摩擦初期,全球普遍认为美国实力雄厚,中国陷入困境,所以资金纷纷避险回流欧美,所以美国涨,欧洲也不错,中国等新兴市场则狂跌。但是时间推移,到了2018年第三季度,虽然中国媒体、公知还在惶惶不可终日,但其实从全球政治精英到市场精英都逐渐明白了,在全球经贸一体化、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和美国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大环境下,中美G2的格局逐渐形成,中美对峙不是一场实力悬殊的闪电战,而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博弈。
市场情绪发生变化,从对美国乐观转变为对全世界悲观。
再之后,中美之间摩擦的每次加剧和缓和都成为了市场上行和下挫的拐点。2019年5月和8月都是短期恐慌,然后缓慢平复。
中国市场的反应也很有意思,经历了好几次“狼来了”之后,到2019年8月,从市场到普通民众都接受了一个事实——中美新婚蜜月期结束,进入七年之痒阶段,但财产关系复杂,一时半会儿也理不清,而且看起来中国经济韧度也在,还是自己干好自己的事情重要。所以2019年8月之后,中国市场情绪缓慢修复,对于中美摩擦加剧的反应也转弱——这里给你一个有趣的数据:
用“事件分析法(eventstudy)”看了一下从2018年开始每次摩擦加剧之后的5天和30天的资本市场反应,你猜发现了什么?
2019年8月是另一个分水岭:之前摩擦加剧,不管是5天还是30天,中国资本市场都大幅下挫,比如说,2019年5月5日,特朗普发布推特,表示将在5月10日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在5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下跌4.03%,拉长到30个交易日,也有5.6%的跌幅。
但是8月彻底逆转,摩擦加剧后的5天内,市场负面反应明显,但是这种短期冲击很快修复,到30天的时候市场已经转成了正向反应,比如8月6号,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在短期内,上证综指也下跌了2.5%,结果30个交易日后,反而上涨了4.6%。
不仅仅股市是这样,各国货币和黄金的走势也很有意思,人民币开始很蒙,大幅下挫,但逐渐开始恢复常态,中美经贸摩擦情况恶化就贬值,事态平复就开始升值,到2019年之后,也一直保持平稳的态势。而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开始时表现强势,但是随着市场对中美博弈长期化的担忧,黄金开始飙升,显示了美元信仰遭到质疑。
二、阶段性:2020年的长期化和常态化分析到这里,中美经贸摩擦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已经有了答案:
从2018年3月至今,我们可以将中美经贸摩擦分为四个阶段:
爆发(2018年3月到2018年11月),休整(2018年12月到2019年5月),加剧(2019年5月到8月)以及逆转(2019年8月至今)。资金面经历了避险、焦虑、怀疑和适应几个阶段。相应的,全球资本市场的价格也反映了从中国悲观、美国相对乐观,到全球悲观,最后全球悲观减弱的过程。
在2019年的线下课我下过一个结论,叫做“中美经贸摩擦长期化、常态化”——这个结论反映在资本市场上,就是“适应”。
三、2020年怎么变化?现在可以回答开始的现实问题了:2020年中美经贸摩擦会继续影响资本市场表现吗?我们要怎么应对?就像我刚才说的:
1.市场有效,2020年初的资产价格已经反映了中美经贸摩擦的长期持续和博弈共存。
在没有大的超预期事件发生的时候,中国各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和汇率的价格会更多地跟随本国基本面和政策面的变化,走出自己的节奏。
2.但是要注意,中美G2时代,中美关系的任何变化都是大事。
尤其在2020年,美国大选,国际格局复杂(比如美伊之争、英国脱欧),可能会对中美经贸谈判形成影响。一旦有超预期的缓和或者恶化出现,资产价格也会有反应,形成短期的上涨或者下挫。但如果是关注长期资产价格的话,这就不是大事。
美国修改禁止与华为生意往来禁令,这是什么节奏贸易战不打了
该打还得打,该谈还得谈该用还得用,这就是西方逻辑,当你弱时欺负你,当你与他平齐时砍掉你,当他无法超越你时就会利用你,这就是实力法则。这样的打谈日子可能是今后几十年常态,只有中国高科技全面超越时,才有和谈为主的环境,华为只是美国打为主谈为辅的开始,也说明华为真的赶超了。
为何明知是两败俱伤,美国还要坚决和中国打贸易战呢
我们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他打他的贸易战,我们反正都是第三世界国家,穷过富过,不怕再来一次穷逼生活,可美国人就不能过这种日子,只要国家强大人民团结,它美国也会服软,从美国这次疫情中可以看出,它们除了军事基础强势一点,在其他方面差我国有多远滚多远,软实力让它们会承服我们的,一定会
关于中美贸易战最新新闻和为何明知是两败俱伤,美国还要坚决和中国打贸易战呢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