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新出现的灭绝动物?十大灭绝的可怕古生物?

重新出现的灭绝动物?十大灭绝的可怕古生物?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重新出现的灭绝动物和十大灭绝的可怕古生物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重新出现的灭绝动物以及十大灭绝的可怕古生物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世界上最早灭绝的生物
  2. 哪些动物越来越少了
  3. 500年前灭绝的动物
  4. 十大灭绝的可怕古生物
  5. 在中国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世界上最早灭绝的生物

三叶虫!

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是节肢动物的一种,全身明显分为头、胸、尾三部分,背甲坚硬,背甲为两条背沟纵向分为大致相等的三片——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因此名为三叶虫。

三叶虫在5亿~4.3亿年前发展到高峰,至2.4亿年前的二叠纪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3.2亿多年,可见这是一类生命力极强的生物。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它们演化出繁多的种类,有的长达70厘米,有的只有2毫米。

哪些动物越来越少了

越来越少的物种很多,身边的例子的话,屋檐下的燕子,小溪里的鱼儿。

小时候,家住农村,在小巷中穿行时,时常能够看到青石板路上有着一堆堆的粪便,往上一看,是几只燕子在筑巢。

“被燕子筑巢的人家,这几年有福咯!”

妈妈总是这么跟我说道。这一来,燕子的吉祥属性渐渐的深入我心。整个童年,无不祈盼着哪天在我家屋檐下看见燕子。

可惜,直至我离开后,我家屋檐上也没见着燕子。有道是“不知谁家新燕啄春泥”

小时候喜欢接触自然,喜欢各式各类的小动物(除了蟑螂_(:з」∠)_)也因此,老家小河小溪中的鱼儿们自然逃脱不了我的光顾。

我们几个小伙伴,时常约上个良辰吉日,到一清澈的小河小溪里,摸鱼抓虾。我也因为自己高超的养殖技术,被小伙伴们推为养殖达人!每有新的鱼儿抓回来,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放到我家里养,渐渐的,家里也差不多(差很多!)可以开个乡村水族馆了。

可现如今的,乡村里,水泥建筑的兴起,不再适合燕子筑巢;而小河小溪里的鱼儿,也随着人们垃圾的乱扔而绝迹。

让现如今的孩子去抓鱼摸虾,去哪抓?根本没地方!

500年前灭绝的动物

环境变化,时间推移,大自然也在不断地更新,以至许多物种灭绝,其中恐龙的灭绝相信大家都已熟知,但其实在近近500年内依然有很多动物走向灭绝,并且其中还有很多动物都非常可爱,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近500年内已经灭绝的十大可爱的动物!大多数都被载入历史,只能在书本上看到了!

已灭绝的十大可爱动物

1、里海西亚虎

2、豚鹿

3、阿穆尔豹

4、亚欧水貂

5、斑驴

6、爪哇虎

7、小齿灵猫

8、白鱀豚

9、南加利福尼亚猫狐

10、镰翅鸡

十大灭绝的可怕古生物

十大灭绝可怕古生物排名如下:

2、梅尔维尔鲸

梅尔维尔鲸是生存在海洋的掠食者,它可以捕食更为强悍的猎物,甚至是比自身体型更大的鲸类,它的长度可以达到17米,体重在65吨,是非常可怕的生物。

5、广翅鲎

传说中的克拉肯怪兽就是以广翅鲎为原型设计的,它可以让一切上古时代的生物叫板,是非常恐惧的。

6、布龙度蝎又称为雷蝎,是在水中生存的一种蝎子,它的体长很长,是当时水中掠食者之一。

在中国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地球从诞生生命开始到现在,生物的灭绝就从未停止过,根据科学家们的推测,世界上所有的生物(包括从生命诞生到现在)已经灭绝了约98%,而剩下的2%就是现存的所有物种。虽然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灭绝事件(二叠纪到三叠纪的灭绝事件)导致了当时约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生脊椎动物的灭绝,但是,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现代的物种灭绝速度是任何一个地质年代物种灭绝速度的100倍之多,而导致现代的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为。

虽然这些灭绝的物种是世界范围内的,但是我国绝对算得上是“物种灭绝”的大国。下面我们就来说十种近代灭绝在我国的物种以及灭绝的主要原因。

第一种:长江白鲟

长江白鲟是我国最近才灭绝的一个物种,它是我国独有的一个物种,与大熊猫的稀有程度一样。不同的是长江白鲟成年后体长可达8米,在淡水鱼中,无人能出其右,因此又被称为“中国淡水鱼王”。

虽然长江白鲟的灭绝是于2020年1月公布在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上的,但其实研究人员从2003年就再也没有发现过野生的长江白鲟。

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长江白鲟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超过1.5亿年了,从时间上看,它比大多数的恐龙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都要早,而且它成功在白垩纪末期的大灭绝事件中生存了下来,并且历经了大冰河时期,由此可见,长江白鲟的生存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为什么在地球上生存了超过一亿多年的物种,会在现代灭绝呢?这其中当然离不开人类的“功劳”了。由于长江白鲟成年后体型庞大,再加上20世纪开始崛起的捕鱼业,正式地敲响了长江白鲟的“丧钟”。

到了20世纪的80年代,由于过度的捕捞,长江白鲟已经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中,但是在长江流域的商业捕捞依然没有停止,因此,人们对长江白鲟的误伤再说难免。过度的捕捞已经让长江白鲟的数量骤减,再加上大量的水坝的修建,更是将稀少的长江白鲟进一步碎片化。最终,到了21世纪初,人们再也没有发现它们的身影。

第二种:华南虎

华南虎与长江白鲟一样都是我国独有的动物,作为老虎的6大亚种之一,华南虎的存在不但有着它的不可替代性,而且华南虎还是现存所有老虎中与祖先基因最为接近的物种。

虽然从名字上看,华南虎应该是我国华南地区的“特产”,但其实早在20世纪以前,华南虎曾经遍布我国大部分的省份。但是,我国从古代开始就已经对老虎“虎视眈眈”了,这不仅是因为老虎全身是宝,还因为人口的不断增加对老虎栖息地的压缩,导致了人与虎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就这样从清代开始,当时的人们已经是华南虎展开了捕杀,各种“打虎队”、“打虎英雄”不断的产出。到了20世纪40年代,在数次围剿下,据资料显示,当时的华南虎就从遍布全国压缩到了南方部分地区,而且数量也从几万到了4000头左右。

虽然当时的华南虎数量已经骤降,但是在它们的栖息地越来越小下,华南虎的食物也逐渐地得不到保障。于是,1957年,轰动全国的“百虎围村”在湖南爆发,这个举动在捕杀老虎还没有被禁止的当时,无疑成为了人们大面积灭虎的导火索。

在激烈的打虎运动下,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野生华南虎的数量就只剩下了一百多头。虽然在1977年,我国就已经立法保护了华南虎,而且它们也都躲入了深山老林之中,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偷猎的活动依然没有停止。最终在1994年,最后一头野生华南虎死于猎枪之下,华南虎正式野外灭绝。

相比长江白鲟,华南虎还稍微的好一点,因为在20世纪中叶开始,一些野生华南虎被抓到动物园中供人观赏,恰恰是这个举动,为华南虎保住了最后一丝血脉(现存的100头多华南虎均为人工饲养下的,而且它们都是当初那6头华南虎的后代)

第三种:滇池蝾螈

滇池蝾螈,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在滇池的蝾螈,而滇池指的就是云南的昆明湖。滇池蝾螈与以上两个物种一样,都是我国独有的物种,而且滇池蝾螈仅分布在滇池中,其稀有性不言而喻。

滇池蝾螈是一种古老的两栖动物,它们的体长通常在15公分左右,皮肤表面湿润光滑,喜欢栖息在滇池的浅湖水区。早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滇池蝾螈在滇池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两栖动物。但是,仅仅是过了不到30年,滇池蝾螈就迅速的绝迹了。

那么,是什么让滇池蝾螈迅速的消失掉了呢?有三个原因:第一是滇池在70年代时经历过一次“围湖造田”,这让原本喜欢栖息在浅水区的蝾螈失去了大部分的栖息地;第二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滇池附近越来越多的工厂,造成了其栖息地被污染;第三就是滇池附近水禽业的发展(家鸭会主动捕食蝾螈),让原本就深受其害的滇池蝾螈,最终被彻底的消灭掉了。

第四种:中国犀牛

没错,我国曾经有犀牛,而且还不止一种,这里说的中国犀牛不过是对当时在我国分布的所有犀牛的一个统称而已。早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曾经有爪哇犀、印度犀和苏门答腊犀这三种犀牛的分布,其中爪哇犀更是有两个不同的亚种同时生活在我国。

但是,从1885年开始,爪哇犀的印支亚种先灭绝,之后是1916年灭绝的苏门答腊犀,在之后是1922年灭绝的爪哇犀印度亚种,最后是1957年灭绝的印度犀。

从体型上看,犀牛是当时我国陆地上第二大的食草动物(第一是大象分布于云南),它们有着庞大的体型和厚且坚硬的外表,几乎没有天敌。那么,它们是如何从我国消失的呢?

原因还是出在人身上。根据记载,我国从宋朝开始就已经有了将犀牛角入药的记载,这导致了中国犀牛被杀的时间线拉长。其次,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需要的生存空间增大,必然压缩了喜欢栖息在平坦的草原上的犀牛,毕竟草原最适合农耕和居住了。就这样,在猎杀和生存空间被压缩下,中国犀牛一步步地被逼上了绝路。

总结

当然以上只是列举了几种近代灭绝于我国的物种,与它们同时期消失的物种还有很多。通过以上这四种动物的灭绝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灭绝的时间大都在20世纪前后,而且主要原因就是人为的猎杀和栖息地的破坏,而在当下,同时受这两个因素威胁的野生动物还有很多,比如东北虎、华北豹等等,它们的悲剧依然在不断的上演。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