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一首关于什么的古诗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2、”是一首关于什么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这首诗我们谁都会背诵,,,大部分人以为这首诗是用来教育我们:种粮很辛苦,要珍惜粮食的。
5、其实搞错了。
6、诗人没这么无聊!现在我们来还原诗人的真实意图。
7、诗的题目《悯弄》,上面的是其中一首,还有一首,即:其二,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8、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9、好了,我们两首诗要结合起来看,如果诗人就写了上面一首的话,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教育我们珍惜粮食的。
10、但关键在这第二首上,但我们平时很少看见也很少听见。
11、先来看诗的内容,“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2、”。
13、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很正常。
14、但请注意“万颗子”“无闲田”--从这6个字我们能看出来,农田不少,收获也很多。
15、触目惊心的镜头就在于“农夫犹饿死”。
16、为什么有田地并且收获了这么多的粮食农夫反而还要饿死呢??还记得那首《硕鼠》吗?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17、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18、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19、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20、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21、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22、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再想想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最后一句“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到这里明白为什么“农夫犹饿死”了吗?对,就是硕鼠!粮食被贪婪成性的硕鼠剥削走了。
2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24、再来看诗的作者李绅,唐朝人,出生和死亡时间:公元772—846年。
25、再来看唐朝的统治时间618年-907年。
26、发现什么?李绅在世的时间就是唐朝的末期,一个朝代的末期腐败黑暗是少不了的。
27、比李绅大60岁的杜甫那个时代都已经“路有冻死骨”了。
28、何况60年以后的更末期。
29、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第一首诗也不是用来教育小朋友要爱惜粮食的,而是对统治阶级一味剥削的控诉和反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