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帝有多少位?元朝皇帝的历史渊源分析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元朝皇帝有多少位?元朝皇帝的历史渊源分析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元朝人分三六九等的历史起源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元朝人分三六九等的历史起源
元朝依职业的性质,把帝国臣民更细致地划分为十级:
一、官(政府官员)。
二、吏(不能擢升为官员的政府雇员)。
三、僧(佛教僧侣)。
四、道(道教道士)。
五、医(医生)。
六、工(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七、匠(低级手工技术人员)。
八、娼(妓女)。
九、儒(知识分子)。
四等人的划分
元朝将其政权下的人民划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4个等级。
著名的乾陵和秦陵都被发现了,为何没有元朝皇帝的陵墓呢
没有发现元代皇帝的陵墓,原因大致是以下两点——
第一,元朝,与前后历朝历代“天子”的“葬制”不同。
各朝代的皇帝入葬,最主要的条件,是距离京畿不远,既便于后王祭祀又起到荫庇子孙的作用。元代,则从成吉思汗起,始终坚持“魂归故里”原则,诸帝死后,均要追随先祖,葬于本族起家之地。
这就远离了喧嚣的都城及其左近,去到了偏僻荒凉的草原,不易被人发现了。
第二,元朝历代君王应该葬于一处,即王族墓地之中。但其入葬的方式,极难被后人发现,即便史籍中记载了“地望”,其实际所在,却只能靠后人猜测。
一元朝,是蒙古贵族在中原建立的一个王朝。其实,这只是其曾经占领并统治的领土中的一部分。
然而元朝,亦尊后称“成吉思汗”的铁木真为“太祖”。
从铁木真1206年称“汗”算起,至1368年顺帝北遁大漠,共传八世,历15帝。
《元史》载,以上15帝崩,皆葬于“起辇谷”,但未言明其局地所在。
元代之后,明清至民国,诸多学者、文人、史家不断探讨此事。如明人龚之钥,清人张鹏翩、张穆,民国初屠寄、张相文等等,都下了很大功夫。
现代国内学者亦有人考证此事。
1990年开始,俄罗斯、捷克、匈牙利、波兰、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法国、加拿大、土耳其、韩国等国家学者,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展开寻找“成吉思汗陵”和“起辇谷”考古工作。
有影响的说法有四种——一是认为位于蒙古肯特山以南、克鲁伦河以北一带;二是认为在蒙古杭爱山一带;三是认为在宁夏六盘山一带;四是认为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的千里山一带。
这其中,以“成吉思汗陵”和“起辇谷”在斡南河等三河源头处的布尔罕山,即今蒙古肯特山左近的观点最有说服力。
瑞典学者多桑就此有专著问世,结合多种中国文献和域外史料,对于成吉思汗归葬做了详细描述。
蒙古贵族王室,姓“博尔济锦”,或译为“孛儿只斤”及“博尔济吉特”,三河源头,恰好是这一家族和铁木真的“发祥之地”。
二“成吉思汗陵”与“起辇谷”地望难寻,与元代皇帝的特殊入葬方式关系极大。
《元史》对此的记载是——
凡宫车晏驾,棺用香楠木,中分为二,刳肖人形,其广狭长短,仅足容身而已。殓用貂皮袄、皮帽,其靴袜、系腰、盒钵,俱用白粉皮为之。殉以金壶瓶二,盏一,碗、碟、匙、箸各一。殓讫,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舆车用白毡青缘纳失失为帘,覆棺亦以纳失失为之。前行,用蒙古巫媪一人,衣新衣,骑马,牵马一匹,以黄金饰鞍辔,笼以纳失失,谓之“金灵马”。日三次,用羊奠祭。至所葬陵地,其开穴所起之土成块,依次排列之。棺既下,复依次掩覆之。其有剩土,则远置他所。送葬官三员,居五里外。日一次烧饭致祭,三年然后返。
“纳失失”,蒙古语音译,亦作“纳石失”“纳赤思”,即织金锦缎袍服。
宋元学者陶宗仪和元末明初文人叶子奇均在自己著述中,记叙了与以上大致类同的元代君主葬制。
概括来说,蒙古贵族帝后葬仪,不建奢华椁室或砖石“寝宫”,仅以一方可容身楠木棺入葬,没有更多随葬品,墓地之上没有封土,不留任何标记,甚至墓穴中亦要按原来土层填埋,更没有享殿、祭殿和陵园等一切建筑。
元代帝后这种“葬制葬仪”,应该主要目的是防范破坏和盗掘,确保逝者灵魂不被侵扰。
为了不欲更多人知晓葬处,蒙古贵族对帝王的祭祀也相当简单。
《元史》载,元帝“葬后,每日用羊两次烧饭以为祭,至四十九日而后已”。
叶子奇在《草木子》中说:“元朝人死,致祭曰烧饭,其大祭则烧马”。
清张穆《蒙古游牧记》载:“元诸帝陵,皆在起辇谷。其国制不起坟垄,葬毕以万骑蹂之使平,杀骆驼子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帐撤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时,则以所杀之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则知葬所矣。故易世之久,子孙亦不能识也。”
这大概就是元帝诸陵难于发现的根本原因了。
三关于现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阿腾席连镇东南的“成吉思汗陵”,其源流变迁大致如下。
清张穆《蒙古游牧记》考证说:“因不能请出(成吉思汗)金身,遂造长陵,共仰庇护,于彼处立白屋八间,在阿勒坦山阴、哈岱山阳之大谔特克地方建立陵寝,号为索多博克达大明青吉斯汗。自后元裔之袭汗号者,率即位于八白室前”。
这是说,这个“成吉思汗陵”原来不在此处。
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年),守陵之鄂尔多斯部进入鄂尔多斯草原,“八白室”因而随迁到内蒙古。
清初,设伊克昭盟于鄂尔多斯草原,朝廷指定由盟长额辚玲臣主持“八白室”祭祀,“八白室”故迁至现在地址。
最初,依朝规,“八白室”只是由八顶白色帐篷构成,且随负责守护贡奉的盟旗迁徙。
1939年,民国政府下令将“八白室”先后迁至甘肃榆中兴隆山、青海湟中塔尔寺等处供奉,以免遭日寇破坏。
1954年4月1日,“八白室”被迎回伊金霍洛,开建成固定式陵园。
现在的陵园,总面积5.5万余平方米,核心建筑为镶嵌彩色琉璃瓦的三座蒙古包式大殿,坐西朝东,分为正殿、后殿、南北配殿等几部分,各以廊庑相连。
正殿中央,供奉高5米的成吉思汗汉白玉坐像。后殿(寝殿)正中,黄色绸帐内供奉成吉思汗和夫人勃尔帖·兀真的灵柜。两侧蒙古包式黄色绸帐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二夫人呼兰、三夫人伊连(准噶尔伊金)的灵柜。
北殿两个蒙古包中,供奉成吉思汗战马的灵柜。南殿三个蒙古包中,供奉成吉思汗祭天的马奶桶和林丹汗供奉的马鞍等。
连接三殿的廊庑墙壁上有反映成吉思汗生平的壁画。
陵之东北独立院落中,供奉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夫妇以及成吉思汗胞弟别力古台、哈撒尔的灵柜。拖雷,是元宪宗蒙哥和元世祖忽必烈之父,成吉思汗死后曾受命监国,被追尊为睿宗景襄皇帝。
陵之东南,2005年新建一座苏鲁锭祭台,供奉象征成吉思汗战神的苏鲁锭矛。
元朝时期中国的国名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元朝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政权,他是在中国的版图上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起的王朝。但它绝对不是蒙古帝国,因为“蒙古帝国”的称号是由西方学者对于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分支的统称。这其中从侠义上讲是忽必烈所建立的元朝和成吉思汗子孙建立的四个汗国,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后来的北元和其他蒙古政权。所以蒙古帝国并不是国家的名称,而是蒙古诸多政权的统称。
忽必烈汗国1260年的时候,忽必烈为了争取政治上的正统优势,先于阿里不哥称汗,建元“中统”,此时尚且认为是“蒙古帝国”的大汗。但随后阿里不哥亦在和林召开库里台大会称汗,所以蒙古帝国此时有两位大汗。由于阿里不哥是在首都和林召开的“库里台大会”,并受到诸王的一致认可,且按照蒙古旧制“幼子守灶”,身为托雷幼子的阿里不哥才是蒙古人心中的大汗。所以忽必烈此时称制并未受到蒙古人的认同,因此此时忽必烈所建立的国家被蒙古贵族称为“忽必烈汗国”。并且忽必烈未对南宋完成征服,所以中国黄河以南地区还属于南宋国土。
一山不容二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这两位大汗爆发了长达4年的内战,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战败,忽必烈算是夺得了蒙古帝国的最高统治权。但由于忽必烈长期推行“汉法”的主张,有违蒙古传统旧制,且蒙古帝国内部矛盾加剧,分化严重,诸多蒙古贵族、特别是西道诸王拒绝归附忽必烈汗国,支持阿里不哥的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纷纷独立,旭烈兀虽然支持忽必烈,但在帝国分崩离析的大背景下,亦成为独立的国家。此时的忽必烈汗国北面不受待见,南面未成统一,实则还是并列于四大汗国之外的第五汗国——忽必烈汗国。
大元大蒙古国“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易经·乾篇》直到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大元”,建立了元朝,蒙文译为“大元国”或“大元大蒙古国”。北方内战结束后,忽必烈便着手对南宋的展开统一战争,从至元五年(1268年)到至元十六年(1279年),忽必烈用了十一年的时间彻底终结南宋,完成了对中国大地的统一。这也标志着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中国大地上多个政权并起对峙、分裂、战乱的局面彻底打破,中国大地再次进入一个大一统时期。
这个元朝在史学界引起过争议,有一种说法是元朝即蒙古帝国的延续,在形式上仍旧以元朝为蒙古帝国宗主,各汗国属于藩国;另一种说法是各汗国已经在军政经济各方面形成独立,不在受元朝的管理,称不上是藩国,元朝就是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大一统国家。
由《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来看,元朝灭宋统一以后,领土包括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其中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地区是成吉思汗分封给忽必烈之父拖雷的领土,即“幼子守产”继承的封地,所以这一部分在阿里不哥战败后就由忽必烈收为自己国家的土地,受元朝直辖。
“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元史》忽必烈建国后,蒙古帝国中以窝阔台汗国君主海都为首的诸多蒙古部族是与元朝军事对抗多年的,史称“海都之乱”。直到1310年,元武宗才平定了汗国的反抗,随后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了窝阔台汗国领土,换算到今天,国土面积约为1372万平方公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那么国土面积就约为2267万平方公里。与此同时,元朝还在对外扩张中战胜了东南亚、东亚各国,收编了一些藩国,其中高丽王朝和缅甸蒲甘王朝为直属藩属国、元朝分别设征东行省和缅中行省管辖,而安南与占城属于自治区。
当“海都之乱”平息以后,窝阔台汗国被划分殆尽,这场战争使元朝在武力上形成对其余汗国的震慑,其余三大汗国也就没了“造反”的动机和实力。此三汗国名义上是元朝的宗藩,实质上已经独立,其独立地位也被元廷认可,称之为“西北诸王”。察合台汗国与金帐汗国甚至不再接受元廷册封,而只有伊利汗国仍由元帝册封,授“王府定国理民之宝”、“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印玺,名义上仍称元朝的藩属国。
综上所述,元朝的疆域不仅包括中国大地,而且现今的俄罗斯、中亚、西亚、东南亚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元朝的管辖范围,按照蒙古人的称谓,此时的国家名字叫“大元大蒙古国”。面对如此大的疆域,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这也是如今我国各省份形成的雏形。
元朝黑暗到什么程度,都几乎没有电视剧愿意拍
好吧,我历史学的还比较好,你居然在娱乐板块问历史问题!那我就回答一下
1涉及到少数民族内容的剧必须由民宗委审核,民宗委的标准基本上是少民不能有哪一个人有一点点坏。
前几天大火的《延禧攻略》里面顺嫔本来指的是容妃,因为是个反派,角色改民族改名字改封号,戏份删到就剩一点点。去年《大唐荣耀》里,男二本来是个吐蕃王子,这茬提都不敢提,给改了个什么名字。因为他们王朝内部有个啥反面人物吧,直接全剧下架整改去了
2话题知名度不够
毫无疑问,国内最火的历史是三国,第二就有争议了。以前是清朝,最近看情况又是明朝。但是毫无疑问,元朝是个妥妥的冷门朝代,在国内除了专业历史研究者,本来就没多少人对他感兴趣了。大部分电视剧导演、投资商拍电视是为了赚钱的,不是用爱发电的。
3、人名太过奇葩
元朝时期一系列人名都存在着满满的饶舌感。以元末为例:
王保保的蒙古名是扩廓帖木儿,蒙古伯也台部人
他的父亲是太尉赛因赤答忽
舅舅是察罕帖木儿
他辅佐的是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
皇太子是爱猷识理达腊
对手是答失八都鲁、孛罗帖木儿父子
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是梁王阿鲁温(察罕帖木儿之父,扩廓帖木儿外祖父)
这还是元末蒙古人姓名逐渐简化、王保保家族都汉化的前提下。这种电视剧,导演拍起来累,观众看起来也累,还没法像清宫剧采用简称或者避开。有这资本,拍点古装剧骗骗小年轻们不好吗?
4、成本问题
其实元朝本身其风起云涌程度丝毫不逊于国内任何一段历史时期,但是却没有一段特别有特色的剧情。(其实也跟国内没有一个人像写《三国演义》一样写出一段脍炙人口的《元史演义》一样)元朝动不动就是千军万马骑马射箭的,那成本得多高啊,相比之下清宫剧都是后宫争来争去,很少这种高成本场面。
文艺作品在选择历史时期时一般都会拍乱世。
如果拍元初的话,忽必烈灭南宋,在十年前二十年前可能还行。但是在今天估计会被网上小皇汉们骂死。如果拍元末的话,还不如拍以明朝为中心叙事的明初。
如果拍盛世宫廷剧的话,那就是:可以拍,但没必要。
啥?有钱?有这个钱,去拍点明朝、唐朝甚至架空历史剧去骗骗小年轻们不好吗?
最后我向你推荐我唯一看过还非常有印象的一部关于元朝的电视剧,那就是《成吉思汗》,动不动就是千人骑马大场面,高成本制作,剧情基本还原蒙古秘史,强烈推荐!
元朝末代皇帝有多荒唐,是怎么被灭的
大元帝国的崩溃,有远因,也有近因。远因是赵宋三百二十年的统治,相当宽大,拿定养鸡吃蛋的主意,对百姓说不上怎样好法,倒也不到剥尽刮干的地步。后期的几个君主虽然孱头孱脑,好事做不了,无论如何,总安不上“荒淫无道”的罪名。但是元朝末年末代元帝就算历史学家再怎么严谨的考证想让末代元帝顺帝逃脱荒淫无道这四个字的评价太难了!至于他怎么做到荒淫无道的请看我慢慢道来。
根据我国最著名的明史学家吴晗老先生的多方考证之后编辑出版的朱元璋传里所记载,当年中原突然被穿羊裘喝酪浆拖小辫子的外族征服了,生活习惯甚至想法都完全不同的新的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感。尤其蒙古人和色目人的残暴屠杀,动不动就屠城,把一个城里的人民,除去工匠以外的壮丁老弱悉数杀光,剩下的少女少男,作为俘虏,叫作驱口,就是奴隶,子子孙孙不能翻身。加上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种种想象不到的血腥的事实,种下了民族间的深仇大恨。
在这外族统治下的社会组织,是畸形的、不健全的。论文化,蒙古族非常落后幼稚。论人口,蒙古族统共不过几十万人。光凭了优越的武力来统治压迫被征服的几千万人民,由蒙古皇室、贵族、僧侣、官僚、地主、商人所组成的统治集团,和用以维持这政权的大量军队,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一切费用,都由汉人、南人负担。汉人、南人的生命财产却没有保障,随时会被打、被抢劫、被没收,甚至被逮捕、被诛杀,无处申冤,也不许申冤。而且在政治地位上来说,朝廷和地方机关的长官,必须是蒙古人或者色目人,汉人、南人只能担任不重要的职务,用人的标准是种族而不是能力和学识。至于被抑勒做驱口的,就更惨了,简直不被当作人,在主人的眼中,驱口只是一种活的工具,或者是可以卖钱的牲口。这个统治集团同时也是大地主,土地的来源是抢劫、占领,说不上买卖,干脆一句话,没收。
全国最大部分的最好的土地,经由这种方法,转移到少数的脑满肠肥的外族人手里,汉人、南人除了一小部分甘心做顺民,做走狗的以外,被迫失去了土地,成为贫农和佃户,最大规模的商业也被控制在回回人手里,他们替蒙古贵族经营财产,放高利贷、印子钱,也叫作羊羔儿息,来榨取汉人、南人的血汗。就连蒙古人、色目人算在一起,在中国也还是少数民族,有一天被征服的人民组织起来,有了力量,他们就得被清算。
加上所做的坏事也实在太多了,明知汉人、南人决不心服,有机会就会反抗、报仇。这一切,蒙古贵族心里明白、害怕,脸上虽然摆出一副狠相,骨子里却正在怕得发抖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事不许汉人做,因为他们的却人太少了,随时都有可能被汉人推翻,他们已经完全适应了中原的生活,如果他们再被赶回草原,那么相比之下他们这些统治阶级是不可能习惯与愿意的。于是为了镇压人民,掐住人民的脖子,元朝政府采取了几种恶毒的办法:一种是驻兵,以嫡系的蒙古军驻防在河洛山东,据全国军事要害,以汉军、探马赤军驻防在淮水长江之南,带着一部新附军。蒙古军驻防是带家眷的,按一定时候换防。总计江南三行省建立了六十三处驻兵区,在必要时就用武力来消灭任何反抗或者不服从的行动。
一种是缴械,从元世祖前至元十三年(1276)征服了南宋的首都临安时起,就开始收缴民间的武器和马匹,定下极严厉的刑罚,强迫人民交出可以做杀伤用的武器,并且明令禁止汉人、南人、高丽人执弓矢兵仗。以后列朝都三翻四覆,重申这办法。这样,一面是全副武装、威风凛凜、正规编制、千兵万马的征服军,另一面呢?是个别的、穷困的、被包围的、被作践的、被剥削的,而且是手无寸铁的人民。
照理,蒙古贵族可以安心了,晚上可以睡得安稳了,但是,决不,他们还是在害怕,害怕人民在暗地里集会,产生组织,害怕人民的反抗思想日渐传播,成为心腹的威胁。
于是,另外一套又来了,叫作里甲。要点第一是编民户二十家为甲,每甲派一个蒙古人做甲主,甲主有充分的权力,随时侦察甲民活动,除了写报告以外,有执行之权,他要衣服得给,要饮食得给,要童男呢?送上。要少女呢?赶紧送上,一有不是,立刻有灭门之祸。
第二是戒严,夜间禁止通行:更三点钟声绝禁人行,五更三点钟声动听人行。”在这期间,老百姓被关在房子里,政府的军官军人和甲主是可以随便通行,半夜里也可以进民居访问以至调查的。
第三禁止夜间点灯在戒严期间绝对不能点灯,后来解严后只许小贩与儒生点灯。
第四,禁止集会,不管是宗教迷信的,还是商业性的集会。有多人集合在一起的一概禁止。
第五禁止汉人田猎和练习武艺,禁止汉人学习蒙古与色目文字,不会武艺就不能打仗,不懂政府所用的文字就无法与使用这种文字的人相接触。并且任何人出远门都需要带路引,没有路引就绝对不许四处活动,活活将城市与城市的交流切断,整个国家成为无丝毫流动的死水。
此外还有元朝末年时代每一年的军费支出由于忽必烈自身贪得无厌,为了更多的抢夺其他国家的财物频繁出海发动了长期的海洋战略,丝毫不顾国库以空的事实,在军费的压力下只能多任用那些搜刮财富做买卖的人来剥削人民,造成了对外打仗失败,对内民穷财尽的局面。
而且除了军费外还有蕃王的定期巨额赏赐,僧侣的宗教费用和朝廷的浪费,一年的收入还不够几个月的用度,没办法只好加紧印钞票。到后来,钞票贬值成为废纸一张,丝毫没有了其价值。
元朝末代皇帝顺帝,荒谬的事情做了许多,但是最荒淫无度的事情是是奸臣巴哈介绍所谓的西天僧说此僧会房中术能使人之气或消或涨,或伸或缩,号“演楪儿法”也叫秘密佛法或者多修法,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欢喜禅,顺帝一听大喜,马上封这个人为“司徒大元国师”。然后这个国师,又推荐了10个皇亲国戚,会做佛法的,叫做“十依纳”,里边有皇舅和皇帝,君臣共被,互易妻室。
此外还在穆清阁内的千门万户里塞满了女人,天天君臣与这些和尚在里面宣淫,并且国师取名为“大喜乐禅定”,据我所知中国经历了几百个君主,顺帝是唯一的一个将自己与自己的老婆与别人和别人的老婆聚在一起相互行淫,无丝毫羞耻度,我在此不禁感叹一句“这种皇帝这种朝代不结束那真算是老天无眼要不就是眼睛瞎了”。
这一年收成不好,因为闹蝗灾,整个南方产粮区所收到的粮食还不到往年的一半,但是朝廷的税又加了三成,这一下无人敢收庄稼家家户户收拾衣服出门逃难去了,可是中原大地上处处地方都在闹灾,不是蝗灾就是旱灾,处处都是逃难的人,远远望去都是拖家带口的,而且在多个地区已经发现了人吃人的事情,在《草木子》里的《克谨篇》里记载了发现逃难的人吃人的事情,而且其中还有一家人吃人的事情也予以记载。灾情如此严重了顺帝完全没有丝毫想去赈灾的想法,反而从内库中拿出几十万银子在内苑里造成了长一百二十尺宽二十尺布满了各种各样的机关与豪华装饰的大龙船。并且在上面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与值钱的东西,此外还训练了16名漂亮的处女宫女,取名十六天魔,16个美女做新奇的打扮,头垂发梳辫,带象牙佛冠,身披璎珞。着大红俏金短裙。金杂袄,绶带鞋袜。唱金字经,舞楪儿舞。然后与那十依纳一起以昼当夜,行大喜乐法,更加荒唐的事情发生了,顺帝不去赈灾反而把国库的粮食全部运到他的女宠家里。
就这样,这个顺帝是我知道的皇帝里最最奇葩与荒淫无度的皇帝,农民起义军都快打到家门口了,他还在如此荒淫无耻注定将会在农民起义走向灭亡,于是两年之后一名名叫“朱元璋”的人带着数十万军队将这些人赶回了沙漠草原之后建立了新的政权,就这样一个新的朝代宣布成立,这就是我们知道的明朝,朱元璋也登基为帝,年号为“洪武”,也意味着从今天开始,明朝开启了长达近三百年的统治!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