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儿郎当的名人?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1、吊儿郎当的名人?四川流传一俗语“吊儿郎当”,用以形容人游手好闲,做事草率轻忽、放荡不羁的样子。
2、“吊儿”是指风铃。
3、“郎当”本指衣服宽大貌,古时木偶戏的服装往往显得宽大,穿上之后活摇活甩的,因此“郎当”一词被用来形容人不太正经,颓唐、潦倒、马虎。
4、这个俗语的由来,与唐明皇李隆基有莫大的关系。
5、“三郎郎当”的故事,在宋代早已广为流传。
6、宋代罗大经撰的《鹤林玉露》记载:“魏鹤山《天宝遗事》诗云:‘红锦绷盛河北贼,紫金盏酌寿王妃。
7、弄成晚岁郎当曲,正是三郎快活时。
8、’俗所谓‘快活三郎者’,即明皇也。
9、小说载,明皇自蜀还京,以驼马载珍玩自随,明皇闻驼马所带铃声,谓黄幡绰曰:‘铃声颇似人言语。
10、’幡绰对曰:‘似言三郎郎当,三郎郎当也。
11、’明皇愧且笑。
12、”魏鹤山,即魏了翁,号鹤山,四川蒲江县人,南宋时著名的学者。
13、罗大经,江西吉水县人,博极群书,《鹤林玉露》是部闲话文人士大夫轶事的笔记文集。
14、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小名“三郎”,英武有权略,多才多艺,喜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善书法,庙号“玄宗”。
15、因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明皇。
16、李隆基是历史上著名风流天子,被后代戏曲界尊奉为祖师爷,一些戏班甚至把他视为开山祖而立牌位,供香火,向他顶礼膜拜。
17、开元十一年(723),宫中排练大型歌舞《圣寿乐》,他也穿上舞衣,亲自排练调度,并对他人加以鼓励,说:“好好练,莫辱三郎。
18、”天宝年间,李隆基贪恋美色,沉迷音乐、歌舞,终年不理朝政,终酿成安史之乱。
19、天宝十五年(7六月,李隆基仓皇逃离长安直奔四川,途中杨国忠被乱刀砍死,杨贵妃被缢死马嵬坡。
20、唐肃宗至德二年(7十月,肃宗遣啖廷瑶入蜀奉迎李隆基回京。
21、明皇一行,途经梓潼,遇雨,风过铃响,黄幡绰对曰“三郎郎当”。
22、黄幡绰,甘肃武威人,李隆基的宫廷乐师,入宫30多年。
23、擅长“参军戏”,性格幽默、善口才。
24、他曾经用滑稽风趣的语言,谏劝李隆基不要轻信安禄山,应疼爱自己的儿子,提醒李隆基注意安全,不要在马上打球摔坏了身子,深得李隆基赏识和信任。
25、在梓潼黄幡绰对“三郎郎当”是有其深刻用意的,他想借“郎当!郎当!”的风铃之声对李隆基进行讽谏,希望他改变精神状态,以国事为重,振作起来。
26、用“郎当”批评人自唐即始。
27、任半塘先生解说此语道:“‘郎当’叠句,从铃声来,既志三郎此行狼狈,复行其驮载珍玩累赘,失大贪小,恬不知愧,刺之深矣!铃声一路不绝,经此点破,将声声刺耳,直抵长安。
28、语虽止而锋自锐,铃虽远而韵犹新,真古今第一妙讽。
29、”唐肃宗上元元年(7,宦官李辅国诈传圣旨,奉兵幽禁太上皇李隆基于西内甘露殿。
30、李隆基从此一病不起,渐入膏肓。
31、唐代宗宝应元年(7,李隆基在愧疚与悔恨中崩于神龙殿,享年78岁。
32、随着一代风流天子李隆基的死去,大唐王朝从此日薄西山,一蹶不振,一步一步走向了灭亡。
33、比如,李白,一辈子嗜酒如命,仕途坎坷,对妻子不管不顾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号称狂人,放荡不羁,不修边幅。
34、唐朝李白!叫皇帝的贴身太监脱鞋!我觉得周立波就是典型的代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