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群众史观的基本内容

群众史观的基本内容

群众史观的基本内容

1、群众史观的基本内容?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一)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基本形态唯意志论唯意志论认为,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人类历史就是由这些“大人物”随心所欲地创造的。

2、至于人民群众,则被看作是“消极的”、“被动的”、“惰性的物质”,是这些少数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随者,是供他们使用的“材料”。

3、宿命论宿命论认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如“上帝”、“天命”、“神”、“绝对精神”等等,而英雄人物则是诸如此类精神力量的体现者或受托人。

4、而人民群众只能俯首听从这些神秘精神力量和英雄人物的支配。

5、(二)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存在的原因认识根源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认识根源在于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或只看到思想动机。

6、社会历史根源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社会根源是生产力还不够发展,大多数人从事生产劳动,少数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

7、阶级根源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阶级根源在于历代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剥削和统治,总是对历史发展的真相作歪曲的宣传,百般吹捧他们的领袖人物和政治代表,极力贬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8、(三)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同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相反,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社会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因而也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历史。

9、唯物主义坚定地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特征群众史观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所形成,后来经过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发展起来的。

10、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群众史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过程的积极主体,一般说对社会发展起着主要决定作用。

11、第二,人民群众是英雄人物的创造者。

12、第三,普通个人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3、史观的运用辛亥革命100周年。

14、审视历史,从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等角度评价和认识辛亥革命。

15、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西文明碰撞的结果,是先进的中国人用西方文明改造中国的一次伟大尝试。

16、辛亥革命引发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不容抹杀,但它并没有使中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

17、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历史事件本身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只有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环境里,才能全面、辩证地认识它。

18、辛亥革命之所以没有能够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和现代化开辟道路,是由时代和阶级局限决定的。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封建自然经济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相比,处于绝对劣势;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强大。

20、决定了辛亥革命不可能完成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重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