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对自己的影响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1、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对自己的影响?就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儒家思想倡导积极入世的人生观。
2、他们推崇积极进取,奋发有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历程,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3、而道家思想则倡导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人生观。
4、他们推崇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甘贫贱,而肆其志,远离统治阶级,不为五斗米折腰,追求一种恬淡、悠闲,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
5、因为理想和追求不同,所以“有人星夜去赶考,有人辞官把家还”。
6、说明古代的读书人因人生观的不同,而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活法,或者叫价值取向。
7、其实,就人的社会属性而言,无不对名誉、地位、财富充满着渴求。
8、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的背后,也不过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最终实现享受荣华富贵之生活,达到光宗耀祖之目的;而道家也并非与生俱来就对名利视为粪土,其消极的处世态度,不过是因官场受挫,而看破红尘;所谓淡泊功名利禄,追求绝对自由,不过是一种无奈之举。
9、儒家的积极入世与道家的与世无争,是古代读书人在官场的顺境和逆境中不同的精神支柱。
10、进则以儒家思想为根据,退则以道家学说为依托。
11、一般来说,人们在年轻时,顺境时,信奉儒家思想;年老时,逆境时,信奉道家学说。
12、如白居易、苏轼,年轻时信奉儒家,随着官场失意,人到老年,转而接受道家思想了。
13、实际上儒家积极入世的价值观,非常符合统治阶级的胃口,但道家消极遁世的处世哲学也被统治阶级所接纳。
14、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和道家思想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着积极作用有关。
15、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16、争则乱,乱则穷。
17、”人有欲望,就会要求实现,得不到满足就会争斗,争斗的结果就会使社会混乱。
18、既然道家推崇与世无争的价值取向,让那些社会上的挫败者,在失意的状态中能够“想得开”,在名利面前不争,不抢,那对统治阶级肯定是有利的。
19、积极进取和与世无争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单对古代的读书人有用,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精神寄托与心灵抚慰的作用。
20、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都想超越他人,希望比他人伟大,都想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令人羡慕的事业。
21、在这种情况下,儒家思想特别符合人们的胃口。
22、人对功名利禄充满着期待,但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
23、当遇到了挫折,积极进取的精神受到了打击的时候,人出于自我保护,会无师自通地寻找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和调适,在这种状态下,道家那种顺其自然,与世无争,超凡脱俗,追求自由的处世哲学,就成为抚慰心灵的一剂良药。
24、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儒道两条路上跳舞;在追求功名利禄和与世无争中穿梭;在进与退,得与失里挣扎;在一会儿想得开,一会儿又想不开的矛盾中彷徨。
25、在科研成果、绩效工资,岗位竞争等名利的诱惑和压力之下,如果你想过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那么,你在名利方面就得有所放弃;如果你想在名利等方面出人头地,获取比别人更多的东西,你就得有所付出。
26、如果你动作迟缓,在名利的征途上掉了队,你想追上这趟班车,就要做出更大的努力,除非你有点老庄思想,安于现状,眼见得别人飞黄腾达,而不为心动。
27、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说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是如履平地,轻松自如;那么积极入世的生活状态就是攀登高山,令人疲惫不堪。
28、所以,世上没有白赚的便宜,也没有白吃的亏。
29、或者通俗地说,“不能光看着贼吃肉,没看着贼挨打”。
30、在群体社会中,人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各种利益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网络。
31、如果你想干成一件事,或是达到某种目的,在名利上大获丰收,仅仅依靠自己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32、因此,那种既想万事不求人,又想在名利方面跑到前头的人,在社会上注定要遭遇挫折;因为任何超常所得,都得有所依赖和凭借。
33、依赖和凭借就是有求于人。
34、有求于人,就需要看别人的脸色;看别人的脸色,就会受制于人;受制于人,就不会有个人的自由。
35、就人的自然属性来说又是非常渴望自由的,这就面临着一个难题:想要自由,就办不成事;想办成事,就不自由。
36、庄子在《逍遥游》里讲,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上的云。
37、即使这么大的一只鸟,要想飞到某个地方,仅仅靠自己的力量也是办不到的,它需要凭借和依赖风的帮助;如果它以为自己很强大,谁都不想依靠,那就无法去它想去的地方。
38、除非它哪里也不去,那就不需要外界的帮忙了,也就自由了。
39、人们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生境界,但在现实生活中,自由和名利相比,还是名利的诱惑更大一些。
40、比如,在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中,最看重的莫过于职称了。
41、晋升职称如同爬山,评上讲师等于上了第一个台阶,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评上副教授等于上了第二个台阶,也可以喘口气了;等鼓足了劲再爬上第三个台阶,那就没有什么想头了。
42、大多数人就会舒舒服服地躺在教授这个平台上,高枕无忧了。
43、但是,想要爬上这几级台阶都不是易事,都离不开有所依赖和凭借;如果是上炕老婆孩,下炕一双鞋,谁都不搭理,恐怕连讲师这顶帽子也砸不到你头上。
44、要想晋升职称,首先得找地方出专著,发论文。
45、假如你不过是个平庸之辈,拿不出有创建的东西来,那么,要想把低水平重复的东西变成“科研成果”,那就得凭关系,外加破费人民币。
46、等到有了敲门砖,就开始找评委,送材料,赔着笑脸,请求高抬贵手;还有出格的,那就是请客吃饭,送的材料里夹上购物卡之类。
47、其实,不单是晋升职称这样,就业,考博,升官,以及所有牵扯到向上爬的“项目”,大多离不开“活动活动”。
48、而自由是自己说了话算数,不自由是别人说了话算数。
49、因此,在这套求人办事的程序中,哪有你自由的空间?依赖和凭借他人的帮助,就得抹开面子,放下架子;而这种求人的事大多违反原则,属于偷偷摸摸背地里干的事情,这就增加了很多心理负担和道德压力。
50、人为了求功利,实在活得太累。
51、人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拥有潇洒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呢?那就是要达到庄子在《逍遥游》里所说的,无己、无功、无名的“三无”境界。
52、只有“甘贫贱”,才能“肆其志”。
53、只有“无所争,则无人与之争”。
54、当你什么都不想要了,那就不需要依赖和凭借任何人的帮助了,那就可以关起门来过自己说了算的日子,就不用难为自己了。
55、人在现实中生活,要达到“三无”境界也难。
56、从古到今,能彻底做到的也就庄子、陶渊明等有限的几位。
57、不过,人们面对名利的诱惑,因为受到了儒道两家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动心的程度还是各不相同的。
58、有的人把名利看得比命还重要,一旦发现机会,必全力以赴,不择手段,把所有可能捞到的好处,一网打尽;而有的人对名利之事就不是那么上心,钱多钱少的无所谓,能达到衣食无忧就行了;至于名声大小的根本不在意,那玩艺除了满足虚荣心之外,有何用处?人都是自我感觉良好,令人能产生敬畏之心的人,全世界又能找出几个?追求功名利禄是为了过上令人眼羡的荣华富贵的日子,但奋斗的过程既艰辛,又存在着不确定性。
59、当遭受了挫败之后,如果垂头丧气,怨天尤人,那就等于自寻烦恼。
60、一般人走入了穷途末路之时,大多会“想得开”:曾经看重的功成名就,觉得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61、其实,这也不是简单的酸葡萄心理,因为只有当人们摆脱了功名利禄的诱惑之后,那颗膨胀的欲望之心才能得到平静和安宁,才能意识到只有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才是人生历程中真正的归宿。
62、儒家思想的积极进取与道家思想的与世无争,是古人社会实践的成果,它给后人提供了不同境遇下的处世根据和精神寄托。
63、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
64、中国人代代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
65、中国人基因中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与专制统治结合的结果。
66、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
67、道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家黄老派的理论和实践上。
68、对传统法律制度的影响。
69、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支柱之一,道家提倡“无为”和“自然”,成为一项中国古代重要的法律原则。
70、对传统军事思想的影响。
71、道家尤其是黄老道家,在致力于治身治国的同时,也对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战争给予了高度关注。
72、对传统科学技术的影响。
73、中国的传统科学范式,始终在追求事物内在的道,而在道的追求中形成以道为核心,以天地人关系为主线,以自然为原则,以道、元气、阴阳、有无、自化等为基本概念的有机科学思想体系。
74、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75、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老庄派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超过了诸子百家。
76、扩展资料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自从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77、自明清时代,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78、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考儒家传统提供的资源。
79、尤其是华人和东亚人应该有这个机会。
80、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传统,儒家传统属于全人类,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献应该尽量翻译成各种语言,提供给大家。
81、儒家经典著作当中,到现在只有《论语》被翻译成瑞典文。
82、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83、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
84、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85、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
86、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
87、但是不管你做出什么选择,儒家思想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宝库。
88、保存和解释儒家思想文献,增进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我们作为对儒家感兴趣的学者的一个重要任务。
89、不管你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如何,了解这个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一定会使得你的生活更加丰富。
90、我的答案是这样的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主张要顺应其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物的自然属性,让其自然得到发展,不去人为的改造干扰。
91、现代的可持续发展观,就是一种道家尊重自然的思想的一种延伸,一种具体化,把道家自然的思想实体化。
92、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正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出发点,倡导人们更加热爱自然、回归自然,希望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的环境中共同发展。
93、道家并不完全反对人有私利,但主张要适可而止。
94、道家的这种思想在现代解决人生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上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95、人们要满足欲望,是为了寻求幸福快乐。
96、但是他们力求满足的欲望太多,就得到相反的结果。
97、此观点直到当今社会还是很受用。
98、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道德伦理学说是儒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及发展有其深远影响。
99、“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
100、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
101、儒家的众多关于“孝”的论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今社会更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102、儒家的教育思想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教育,对当代人的价值在于思想价值观的修正。
103、“有教无类”的思想可以说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张。
104、这种思想对于解决今天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应当有借鉴意义。
105、总之,道家人生哲学的差异和互补,迥异成趣,交相辉映,以其博大精深将永远闪耀在中国传统哲学灿烂的文化星空里,也将影响于当今乃至后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