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歌行宋代刘学骥 解析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伤歌行宋代刘学骥 解析
“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床。”诗歌以月起笔,写明亮素洁的皓月当空照,皎洁的月色也照到我的床头。烛,照也。 “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心怀忧愁的人在月色的映照下难以入梦,心意烦乱时怎耐月夜这么长!明月当空,本是亲人聚在花间宴饮之时,而眼下却是妇人独守空帷,冷漠、孤独、煎心、熬人,因而“不能寐”就难免,与长夜为伴而“耿耿”也就顺理成章了。
“微风吹闺闼, 罗帷自飘扬。”
微风入室,罗帷拂动。这里的“闺闼”指内室。本应双人用的帷帐,此时一人“独享”,联想使人更加难忍。于是“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
披上睡衣,穿着拖鞋,走下台阶。
“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
向东?向西?走向何方?心不安,意难宁,只能徘徊于庭前。
“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
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
春鸟月夜间独自南飞,其鸣之哀,令孤独之女心绞肠断。
独翔之鸟,呼伴而哀,守闺之妇,同病相怜。
“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以鸟联人,心更伤,意更悲。
思念亲人,泪洒衣裳。
思归思,却思不归,只好伫立吟唱,向苍天抒发自己的悲怨之情。
伤歌行宋代刘学骥 解析
伤歌行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代表作之一,而刘学骥则是宋代一位文学家。在伤歌行中,柳永以婉约的笔墨描写了自己失恋的心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而刘学骥在他的《雅正集》中则有一篇题为《伤歌行序》的文章,对伤歌行进行了一番解析。他认为伤歌行不仅擅长抒发悲伤之情,同时又让人不至于落入疯狂的绝望之中,彰显出柳永优美的文学天赋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通过刘学骥的解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伤歌行的内涵和价值,也可以了解到宋代文学界对柳永作品的评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