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最早栽培的两种作物有哪些?古代农业的发展史

中国人最早栽培的两种作物有哪些?古代农业的发展史

其实中国人最早栽培的两种作物有哪些?古代农业的发展史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你的家乡现在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哪些种类有夏粮秋粮之分吗,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中国人最早栽培的两种作物有哪些?古代农业的发展史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在南阳农村,适合种植哪种农作物适合饲养哪种家禽
  2. 哪些农作物原产地是中国
  3. 你的家乡现在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哪些种类有夏粮秋粮之分吗
  4. 古代没有农业学校,人们是怎样学会耕田种地的
  5. 历史上有哪些农作物是外来引进的

在南阳农村,适合种植哪种农作物适合饲养哪种家禽

谢谢邀请!

河南南阳地处亚热带向温带的过度地带,四季分明,降雨量适宜,光照充足。

这样的气候环境,很是适宜粮食作物以及农林作物生长和种植。

同时,南阳是南水北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市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所以说,南阳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很多,很丰富。

1.粮食作物。

比如小麦,素有:“中州粮仓”之称。还有许多夏粮,秋粮均有种植,还有棉花,油料,多种蔬菜种植。

2.林业种植。

比如,松,杉,泡桐树。

3.果业种植。

比如,苹果,柑桔,板栗,油桐等。

其中以板栗

柑桔最为有名。

4.中药材种植。

比如,杜仲,桔梗,丹参等。

5.还有花卉种植。

比如,月季,被命名为:“中国名特月季之乡”

养殖业

1.南阳黄牛,居全国优良品系之首。

2.南阳黑猪在全省享有盛名。

3.南阳柞蚕全省首位。

至于你问的家禽饲养。

可能很多,要选择好的,有市场需求的。

比如,土鸡养殖,鸭,鹅,还有野山鸡,孔雀等等。

好了,就分享这些,但愿能帮助你!

哪些农作物原产地是中国

如果你现在观察一下家里的农作物,实话告诉你,绝大多数不是原产于中国。

这个问题不妨这样问?有哪些作物原产地不是中国。

下面你听好吧,下面这些作物都是外来户

玉米

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在30°--50°的纬度之间。栽培面积最多的是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南非、印度和罗马尼亚。我国的玉米主要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南山区。

小麦

小麦起源于亚洲西部。西亚和西南亚一带至今还广泛分布有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及普通小麦粗山羊草。从小亚细亚到伊朗的中东地区,特别是伊朗西南部、伊拉克西北部和土耳其东南部地区,是栽培一粒小麦和提莫菲维小麦最早被驯化之地。

蔬菜水果方面,这种情况更甚。比如:

蒜:据说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种子种的。

葱:产于天山昆仑山,所以昆仑山古称葱岭。

香菜:原产地中海沿岸,张骞出使西域后引入我国。

金花菜:原产印度,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后汉时期已是人工栽培的20种蔬菜之一。

黄瓜:又叫胡瓜,原产东印度的西北部,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时带入我国。初称“胡瓜”,东晋时,赵王石勒更名为“黄瓜”。但那时我国云南也有野生黄瓜分布。

蚕豆:又名胡豆、寒豆、罗汉豆等。原产亚洲西南部到非洲北部一带,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

豌豆:原产地中海沿岸,汉代引入我国。但从元初才开始有吃豌豆嫩荚(也就是现在的食荚豌豆)的记载。

扁豆:原产印度,汉、晋时传入。

茄子:原产东南亚和印度,约于晋代传入我国,隋炀帝就对它特别偏爱,还钦命为“昆仑紫瓜”。

菠菜:原产波斯,唐代传入我国。

木耳菜:学名落葵,又叫胭脂菜。原产亚洲及北美洲,宋朝前已有栽培。

莴笋:原产地中海沿岸,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宋代以前怎么也吃上了,由西域使者来华时传入。

胡萝卜:原产北欧。元代时,波斯人来中国时带入云南地区,后传遍全国各地。

红薯:原产美洲,明万历年间晋安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引入福建。

土豆:原产南美,明末传入我国。

辣椒:原产中南美洲热带地区。我国栽培辣椒始见于明末,在此之前吃辣都是用茱萸调味(咱也不知道这味道好不好吃,怎么琢磨都觉得是欣赏性植物,估计也不怎么辣)。至于甜椒于18世纪才始有.19世纪传入我国。

当然,很久以前我国也已经驯服培育了一些粮食作物,比如:

小米

小米亦称粟米,古代叫禾,是谷子去壳后的产物,因其粒小,直径约1毫米左右,因此得名。小米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

水稻

稻的栽培起源于中国,其历史可追溯到约西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约14000年—18000年。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

大豆

大豆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

中国作为世界大豆种植的发源地,产量和种植面积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冠领全球,再看看现在的情景,不由得令人唏嘘不已。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

10.09

你的家乡现在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哪些种类有夏粮秋粮之分吗

感谢悟空。我的家乡在北方甘肃,家乡土地比较多,一年雨水比较少,因气候的原因,大多是秋粮,种一些油菜籽,小麦,大豆,扁豆,荞麦,玉米,土豆,胡麻,小豌豆,百合,药材等。经济效益来说药材和百合好,药材一般都在俩年或以上,百合需要三年。因为经济收入的问题,现在大多种植药材和百合,经济价值高。

百合是一个非常好的药物,它口感好,作用多。百合有润肺止咳的作用,还有宁心安神的作用,对于失眠有很好的作用,同时百合还有美容养颜的作用,还可防癌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健胃的作用,而且还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等等功效。

夏粮种的很少,也就是油菜籽,其它的像荞麦,玉米,土豆,胡麻等都是秋天收。在我的家乡农人们除了地冻住后闲下来,别的时候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早起晚归,农人们一闲下来都会觉得闲得慌。

在我的家乡现在外出打工的人比较多,老人和小孩留下部分种地,外出打工的人,到了收获的季节回来收,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较多,希望家乡的经济建设体系完善,留住外出打工的人们,让留守儿童和老人不再有。感谢大家阅读。

古代没有农业学校,人们是怎样学会耕田种地的

简单的说,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而又漫长的进化和推演过程!根据达尔文进化论,人类已经出现在地球上至少500万年,但我们都知道人类进化从未发生过一朝一夕,而是已经进化数百万年。直到最后才进入现代人类的真正祖先——智人的阶段。

但是,直到一万年前,人类的生活方式仍然非常原始。人类获取食物和有关生活的信息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收获和捕鱼活动。野生动植物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或者可以说,所有原始人类都应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从原始的原始世界开始,人们试图将植物的种子播种在一小片土地上,并围绕一小片土地。通过在地球上饲养和狩猎动物,人类确实找到了相对稳定的生命来源。可以说,人类进入农业时代是人类进化的里程碑,也是人类文明的基础。

那么,为什么人类突然放弃对自己习惯的收成,捕鱼和狩猎习惯,而开始尝试种植自己的农作物,开始饲养野生动物,并试图驯服它们?实际上,所有这些仍然是大自然给人类的礼物。我们也可以说这是地球为人类进化创造的“巧合”。

在12,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原型出现了。从那时起,这正是地球的冰河时代逐渐减少并且一切开始逐渐恢复的时候。最接近我们的冰河时代是18,000年前。那时,像猛ma象这样的伟大生物活跃在地球上。然后,在12,000年前,随着冰雪的逐渐融化,地球的温度开始升高,猛ma象等等。由于粮食短缺和环境气候变化,大型生物逐渐从地球上消失了,这意味着自然界已经消灭了许多大型生物。

幸运的是,在冰河时代幸存下来的原始人类人数还不够。正当他们对天气炎热感到高兴时,地球又经历了“冷泉”,它已经长达1300年。在饥饿和寒冷期间,人口急剧减少。可以说,“冷泉”几乎将其摧毁。大自然不再能为人类提供足够的食物,人类只能自救。

幸运的是,晚期智人非常强大且非常聪明。为了不灭绝,智人开始从各种植物中收集种子,一方面用于腹部,另一方面将这些种子撒在洞穴中。同时,为了储存食物,智人也开始着迷于必要的动物。此时,人类已经开始驯养家犬以帮助它们猎杀动物,因此,通过土地的“推广”,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原始形式已经成功启动。

从那时起,由于这个原因,进入农业社会的人们开始逐渐繁荣,人口不断增长,耕地越来越多。人们逐渐形成了村庄。此后,城市和人类也应运而生!所有这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对地球的考验,我们可以抵抗它,并成功地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生物。

历史上有哪些农作物是外来引进的

中国大量的农作物及食材引进始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中外交流有了很大发展,从国外引进了许多食物原料,有苜蓿、葡萄、石榴、大蒜、黄瓜、胡荽、胡桃、胡葱、胡豆,还有西瓜、南瓜、芸薹、海枣、海芋、莴苣、菠菜、丝瓜、茄子、占城稻等。它们中的大部分很快被广泛用于饮食烹饪中,成为常用品种,大大地丰富了中国的食物原料。

明清时期,中国从国外引进的食物原料有辣椒、番薯、番茄、吕宋芒果、洋葱、马铃薯等,而影响最大的是辣椒和番薯。辣椒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在墨西哥被驯化为栽培种,15世纪传入欧洲,明代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只是作为观赏花卉,后来才逐渐用作调味料。明代汤显祖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完成的《牡丹亭》中列举有“辣椒花”。到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才指出了辣椒的食用价值:“番椒,又名秦椒,白花,子如秃笔头,色红鲜可爱,味甚辣。”清代时,辣椒的食用价值被充分认识,既作蔬菜,又作辣味调料,朱彝尊在《食宪鸿秘》中正式将它列为36种香料之一。从清代开始,我国的西北、西南、中南、华南等地均大量种植辣椒,并培育出许多新品种供烹饪食用,尤其是川、滇、黔、湘更是大量和巧妙使用辣椒,使当地烹饪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番薯,又名甘薯、朱薯、红薯、地瓜、红苕、甜薯等。它原产于美洲中南部,16世纪传入西班牙,后由西班牙水手带到菲律宾。明代万历年间商人陈振龙在菲律宾吕宋岛,看到当地“朱薯被野,生熟可茹”,“功同五谷”,“民生所赖”(见《金薯传习录》),便经过多方努力,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巧妙地将薯藤包扎后“偷”渡、带回福建,试种成功,接着在福建乃至全国各地广泛种植并食用,人们把它看作“救荒第一义”。

(因为传播知识,无任何商业目的,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之,立即删除)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