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认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大家好,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认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华民族有哪些特色文化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怎么样更好的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提到中国传统文化,许多人立马会说:博大精深!绵延几千年的文化当然博大精深,但如果处处以此为限制,就陷入了宗教信仰一般的不可知论,好与不好,都无法探讨,最终成了说不清的一团浆糊。
在日慕乡关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两部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科学不受待见,名满天下的四大发明,都是对一些现象的利用,并没有深入探索背后的原理,这也是中国未能诞生科学的重要原因。
如果要给中国传统的自然科学文化下个定义,那就是:天人合一。
看作无论是农学,还是医学,算学,都没有脱离天人合一这个大前提,尤其是医药领域,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把通过自然想象总结出来的规律嫁接到人身上,例如上火,寒、湿等说法,无不是先修饰物,后修饰人。现如今许多中医自言:中医和西医不是一个体系,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评价。
什么体系?中医的体系就是天人合一!
十三经之首的易经,可谓天人合一思想的大成之书,起手就是: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认为人应该效法天地,永远不断的前进!
天人合一对不对,日慕乡关不好下结论,虽然这一理念得不到现代科学的承认,但也没有完全证伪,只能等待科学继续进步。许多科学家不也说过吗,科学的终端是神学,如果真是那样,天人合一就可以改名叫大预言术了!
社会科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一说起社会科学,许多人都会不约而同想到诸子百家,百家确实不假,但有影响力的只是一部分,比如说九流十家。
汉武帝以后,九流十家只剩下一家,那就是儒家。儒家能够活下来并被发扬光大,与他宣扬的等级尊卑思想关系最大。
春秋乱世,各国想的是富国强兵,长幼尊卑那一套,毛用没有,所以谁都不待见孔子,充其量把他当个嘴炮拿来涮涮。而同时代的法家,因为经世致用,立竿见影,受到了各国君主的欢迎,比如说商鞅、吴起、李斯、韩非,一个比一个来劲。
等到坐稳江山,就要考虑万世一统,如何统?大家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安天命,就是统。统的目的不在为百姓谋福利,而是让皇权永固,万世一系。说白了,就是权力自私自利的产物,既然这样,谁的思想好使,就捧谁!
于是已经被装进博物馆的孔子,又重新登上了神坛。
只不过这个神坛,是个空壳子,因为没有一个君主完全按照儒家的思想行事,你比如汉武帝,嘴里喊着独尊儒术,但手底下用的都是主父偃、公孙弘这种法家流氓,哪有半分读书人的样子。也正因为这些原因,中国的儒家文化被认为是“儒表法里”,说白了,就是说一套做一套,讲道理的时候就把孔子这个大嘴炮搬出来,乱轰一气,做事的时候就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来,谁不听话就整谁。
比如说孔子接班人孟子说过:社稷为重,君为轻。这话你信吗?谁信谁傻!
伪君子就是这么来的。
汉朝以后,孔子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比如宋朝的程朱理学,明朝的心学,本质上来说他们都没有跳出孔子划定的范围,甚至更加夸张,更加不人道,比如朱熹所说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简直荒谬透顶,毫无人性,自己和儿媳妇扒灰,却要别人守节,说虚伪是客气的,说流氓都算留情面。
当然了,也有人说中国文化不等于孔子,我们还有门阀,科举,诗歌等等。
所谓门阀,说白了就是农奴制,皇帝为了稳固同治,拉上几家豪门大族分享权力,自己世袭罔替,也给他们子承父业的权力,长此以往,就形成一个相互依靠的既得利益阶层,大家合起伙来掌控权力。但后来皇帝发现,门阀是靠不住的,有了力量一样觊觎权力,比如外戚,再比如藩王,高门大姓,没一个好东西,于是改为从民间选拔人才,这就是科举制诞生的原因。
至于诗歌,那不过是古代的文艺作品,根本谈不上主流,你能说周杰伦的歌曲是现阶段中国文化主流吗,当然不能!
说到这,大家大概就明白中国文化的含义了,看似博大精深,实则是环环相扣,范围有效的一套理论,这套理论好与不好,不能一概而论,平心而论,在生产相对落后的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缺点也不少,最明显一点就是限制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中国社会停滞不前。
怎么理解中国文化,我理解文化这个东西就和你家里的房子家具一样,好用就用,不好用就换,没有必要削足适履,把生产生活依附在文化上。更有甚者,把文化当成棍子,对不同意见者劈头盖脸,这种人不是无知就是坏,说无知,是因为他不知道文化的含义和目的,就和清末那些哭辫子的遗老一个德行,说坏,是因为变革动了他们的蛋糕,于是怒气冲冲,要杀要砍,嘴里喊着文化,心里想着利益。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文化都是变化发展的,抱残守缺,食古不化,是没有出路的!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中华民族有哪些特色文化
一.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
2、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3、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4、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
5、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中华民族的特色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
1、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着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礼
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8、黎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5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31、满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98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语言。--分龙节舞龙
33、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约0.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有自己的语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万余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苗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桃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吊角楼
36、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语言。
37、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巴舞,腊染
38、怒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织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人口2.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吹葫芦笙,弹唱,集体舞
40、羌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着名的特产,有自己的语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8.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艺也发达,有自己的语言。
42、畲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有自己的语言。
43、水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45、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万余人,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会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万余人,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摆手堂
48、佤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甩发舞
49、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手鼓舞
50、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1、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约17万余人,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2、瑶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1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盘王节、长鼓舞
53、彝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657万余人,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虎节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人口约1.2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55、藏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人口459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舞,布达拉宫
56、壮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人口1555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三.中华民族的地理特色: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1]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2]
省级行政单位总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民族众多。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中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
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看法原因是什么
回答问题: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文化断层的国家,期间经历了原始文化(文字出现以前的各种传说及考古出土的石器,玉制品等,如河姆渡,大汶口,红山,三青山等文化丿和书籍文化(先秦诸子百家之后各种文字记载)以及各代出现的思想流派。原始文化,书籍文化和思想流派奠定了中国的文化脉络,也就是题主说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一那么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它对中国历史进程有何影响呢?一种文化的出现,必附于实物和文字记录而得以流传,三星堆出土的祭祀玉璧内圆外方强调了天圆地方之理念,内空表示人亡后灵魂得以升天,这是实物表达象征意义上的文化。是古人对生死的看法和观念,自文字出现后各种书籍浩如烟海,卷轶繁杂,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甚至不同的思想群体都有书籍和观念存在,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儒家文化了,因其强调"仁”的作用历来被各代统治者奉为至尊,影响中国历史将近二千多年,其次是黄老学说提倡(师法自然’,崇尚人性率真,强调无为而治,文景之治可以说是具体实践和运用,另外以韩非子,墨子等人为代表的法家流派,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制提供了较广的法制依据,总之不管何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自已的观念和主张,或者以国家意志或集团利益出现,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时而独立影响社会和人们的思想,更多的是交错并行呈现多元化趋势。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出现了儒释道阴阳家,名家,纵横家等,唐时佛家文化也入其中,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
孔子画像
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文化的历史是断层的历史,就如人没有穿完整的衣服一样,需要修剪要量体裁衣。许许多多的文字载体,学术流派,思想观念不可能都是优秀有用的精华,其中不乏有许多无用的,误导人们思想意识的,对社会进步毫无用处的糟粕,特别是宣扬宿命论,迷信的东西需要加以甄别鉴定,批判地继承,毛主席对中国传统文化优爱,特别是二十四史做了许多注释,曾感言道: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足乔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铖,歌未竟,东方白》,这是一位政治家最恢宏的感叹,善于透过历史的沧桑与风雨,去寻找解决现实问题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剔除糟粕,吸取精华,这是对历史对现实负责的一种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王義之书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各个时期都涌现出先进的思想文化历史人物,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印痕,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宝库。
清明上河图.宋张择端
传统文化有哪些精髓
是关于血统的认同,主要表现为孝文化,家文化,是人神合一,是天人合一。
从形式上而言,主要是中国的象形文字。这个发明太伟大了,直接就是全人类的典范!而且是唯一,独一无二。所以也就太神奇。其实,全人类的初始认识都是从象形开始的,但唯独是中国人把形从画变成了字,实在神奇。为什么其它民族没能这样?形,不限于形状。当年我和一个美学教授争论过一个问题,红色为什么是刺激人的艳色,这个也让我和两三个画家争论过,当然是我挑起的。因为我先有了答案,是为了求证才找人抬扛的。答案很简单,因为血是红的。血对所有动物都是刺激色。人是动物,当然知道血的血腥,血凶。
还有中国文化的一个妙趣,鲁迅说音乐起源于劳动,人们哼啊的号子就是音乐的起源。我说,没那么远,说音乐和诗都起源于性爱,那哼啊的叫唤还有高潮的喷泄,就是音乐内在的韵律,是诗的也是音乐的,结果还好,没被当成个流氓。甚至有一个美学家,一个音乐家认同我。那老师说,你考美学研究生干么不把这个学成论文呢,这可是全世界最独到的见解了,即便是错的,都会十分有意义,你会因为这个见解闻名世界的。你肯定会留下你的名字的。他希望我再考一年,可我已经心灰意冷。太遥远了。
中国文化的骨髓就是血统的认同,一直追溯到古老的神话,神人合一,天人合一。是血统姓氏的认同,一直追溯到三皇五帝,是家文化,族文化。是祭文化,孝文化,一直追溯到开国祭典。连开封建之帝国的秦始皇都祭典祖先。是国祭。
都建国七十年了,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了。看来解决了不等于普及了。大家们规整一下,弄个标准一些的答题,然后普及吧,做为国学的第一课!
我是半大老头秋歌,就说到这里了。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谢邀应答(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是什么!)
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多民族语言、汉语语言、汉字文化、艺术文化、戏曲音乐文化、诗词歌曲文化、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技术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军事文化、民俗风情文化、三教九流、也包括衣食、住行文化等等!
中国文化的主要代表着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以科学的人类发展观,创造和创新人类文明的基石!它不仅影响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文明历史,而且还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文化文明的历史!中国文化是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
文章分享结束,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认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中华民族有哪些特色文化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