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岛的历史渊源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海陵岛的历史渊源?
海陵岛位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端的南海北部海域,距阳江市区20公里,东经111.9度,北纬21.62度(111.9E 21.62N),面积为105平方公里,是广东省第四大岛。该岛交通便利,经广湛高速公路至广州仅2小时,经沿海高速公路至珠海仅1.5小时,是粤西、粤东、粤中的海上中转站。1992年6月18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海陵岛上设有海陵、闸坡两个镇,原籍人口约有8万人。海陵岛的风光独特,是广东较著名的度假胜地。
海陵岛以“南海I号,丝路水道”的美誉入选中国十大宝岛;以“南中国海边的明珠”和“阳光、沙滩、海水的完美结合”,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它拥有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中国最佳滨海旅游度假胜地、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具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水下考古基地、首批国家级中心渔港等一批“国”字号品牌。
海陵岛是广东的第四大岛,总面积108.8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40平方公里,浅海滩涂9800公顷,岛岸线141.7公里,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开发试验区,下辖海陵、闸坡两镇,户籍人口9.5万人。海陵岛位于阳江市区西南沿海,地处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水陆交通要道,毗邻港澳,贴近珠三角地区,是国内外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态海岛。
海陵岛四面环海,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22.3℃,年降雨量1816毫米,年晴天310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海水浴时间长达8个月。
海陵岛原名螺岛,后因南宋英雄宋太傅张世杰抗元兵败,覆舟溺死并安葬于岛上,始称海陵岛。据史料记载,从明代起,海陵岛一直被作为沿海军事设防重地;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政府在租借香港岛的同时,提出租借海陵岛,未获中国政府同意。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开发海陵作为商埠的构想。
海陵岛旧名螺洲,又名螺岛(或罗州、螺洲)。那是因为它的地 形像一只横着的海螺壳。后来,随着地理变化,海陵渐渐从海上浮起来,变成了一望无边名副其实的“海中丘陵”了,这才叫做海陵。
古阳江属宋康郡(公元432年左右),叫海陵令(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