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计就计是36计的哪一计?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将计就计是36计的哪一计?
将计就计是三十六计里没有的,但,是最厉害的一计。还有一计是36计里学不到的,是走为上计。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
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发生在刘备夺取荆州四郡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邢道荣、赵云、张飞和诸葛亮。原文如下:
道荣料敌不过,又无处奔走,只得下马请降。子龙缚来寨中见玄德、孔明。玄德喝教斩首。孔明急止之,问道荣曰:“汝若与我捉了刘贤,便准你投降。”道荣连声愿往。孔明曰:“你用何法捉他?”道荣曰:“军师若肯放某回去,某自有巧说。今晚军师调兵劫寨,某为内应,活捉刘贤,献与军师。刘贤既擒,刘度自降矣。”玄德不信其言。孔明曰:“邢将军非谬言也。”遂放道荣归。
《三十六计》没有“将计就计”。
“将计就计”的意思是指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去再向对方使计策,使其上当。
【岀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咱今将计就计,决口堤口,引汾水灌平阳,使智氏军不战自乱。”
【例句】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三回:“那时顾统领察破诡谋,当即将计就计,阳遣兵截住大路,自己却带着精锐,至小路旁看定要隘,分兵四伏。”
(注:摘自商务印书馆《成语大词典》)
将计就计不是36计里的。
将计就计的出处:元·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孙子兵法》中三十六计按照顺序排列,分为六套,每套六计,前三套是占主动地位,处于优势的时候使用的计谋,后三套是处于被动地位,劣势的时候使用的计谋。
三十六计中并没有“将计就计”。
将计就计的出处:元·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