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朝花夕拾中女吊读后感

朝花夕拾中女吊读后感

朝花夕拾中女吊读后感

1、朝花夕拾中女吊读后感?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在《朝花夕拾》中《女吊》确是最能引发我思索的一文。

2、“女吊”顾名思义“女性的吊死鬼”,也叫作“吊神”,可见极受民众之爱戴。

3、开头引用一句“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

4、为全文定下基调。

5、写女吊而并不仅限于女吊,信马由缰,考古典,讲绍兴,说社戏,点男吊,然后几重铺垫,全文已去了一大半,这才说到女吊。

6、一个亮相,很抓人:“大红衫子,黑色长背心,长发蓬松,颈挂两条纸锭,垂头,垂手,弯弯曲曲的走了一个全台,内行人说:这是走了一个新字。

7、文中多用今典,如高长虹所谓纸糊的假冠,“前进”的文学家,“战斗”的勇士,文章最后还不忘杀个回马枪:“被压迫者即使没有报复的毒心,也绝无被报复的恐惧,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这才贴肯人以犯而勿校或勿念旧恶的格言,_我到今年,也愈加看透了这些人面东西的秘密。

8、旧中国社会的老百姓与达官显贵,一些甚至是大部分,也都有着“利己主义”。

9、鲁迅先生在结尾写“他愈加看透了这些人面东西的秘密”。

10、“人”与“鬼”的相似,巧妙地讽刺了这些人的封建思想,自私自利的性格,同时也批判了旧中国的社会制度。

11、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有一个脱俗的名字,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12、那犹如一朵美丽多彩的花在清晨的阳光点缀下悄然无息的绽放自己,待到夕阳时分在去摘取,花亦那花,却失去了晨时的艳丽与芬芳,但让人浮想联翩,同时味无穷。

13、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对一个人物用了很多描写,在不华丽的文字中体现了对这个人的爱,她就是阿长。

14、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有这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她爱唠叨,她爱“切切察察”,愚昧迷信,但更多的是朴实善良,她踩死了鲁迅心爱的小隐鼠让鲁迅对她非常的憎恶,但她寻购赠送鲁迅渴求已久的《山海经》,又让鲁迅对她心生敬意与感激。

15、在书中还有一个人比较有代表特点,他就是鲁迅日本的同乡,范爱农。

16、他是一位觉醒但无法在当时黑暗社会立足的知识分子,他在革命前不满社会而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看到革命的不彻底又备受打击,最后怀揣着痛苦与悲凉与这个社会妥协,在与友人游湖时投湖自杀。

17、从这两个人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对人民的迫害,但在《朝花夕拾》中也有美好的回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