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宁取狂狷不取乡愿原文

宁取狂狷不取乡愿原文

宁取狂狷不取乡愿原文

1、宁取狂狷不取乡愿原文?官官之交、选人择人,关乎政治生态,关乎事业兴衰,不可不慎。

2、纵观史书,发现从古至今,官官交往、选拔人才都有一个很明确的标准,那就是宁取狂狷,不取乡愿。

3、《论语·子路》中有言:“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4、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5、”孔夫子的意思是,与人共事,能找到思想不左不右、言行不激不随的人,那是最理想的。

6、但此类德才皆一流的人毕竟凤毛麟角。

7、于是,就可取其次,宁可找偏狂一点、清高一点的人。

8、狂狷之人,放在今天就是才能突出、性格倔强、敢于创新,但有时也喜欢标新立异甚至不太听话。

9、但如果帮带有力、管教有方,也可干出一番事业来。

10、与狂狷相对,人们最厌恶的就是乡愿之人。

11、何谓乡愿?孔子称为“德之贼”。

12、孟子对此解释为:“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

13、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14、”朱熹后来也曾注释:“谓谨愿之人也,乡里所谓愿人,谓之乡愿。

15、”乡愿之人,说白了就是老好人、伪善之人,喜与不洁同流合污,为了好处不惜阿谀逢迎、甘当“拍马者”。

16、与此种人交往,短时间可能看不出来,长时间就会原形毕露。

17、到头来,不是被其“捧杀”,就可能被其“棒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